释:〔1〕过:拜访。〔2〕具:备办。鸡黍:指农家丰盛的饭菜。〔3〕合:环绕,环抱着村庄。郭:外城。〔4〕圃:菜园。话桑麻:谈论农事。就菊花:赏菊。就,接近。
首联写朋友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诗人作客,点题。通过招待客人的“鸡黍”,显出农家独特风情和特点,又表现了主人待客之诚挚、简朴。这一开头平静、自然,与整首诗的恬淡、自然、朴实是相一致的。颔联写途中所见之景。“绿树”、“青山”,一近一远,远近相映,一片碧绿,写出了农村绿树环绕、青山斜卧的优美、恬静的风光特色,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陶醉于田园风光的喜悦之情。“合”、“斜”二字的运用,使这幅恬静之景具有了一种动感。颈联写入室欢饮畅谈,由景及情,由环境到人物。前一句紧承上文之景,写畅饮的环境,“场圃”更见田园生活的平静、安适。后一句写朋友间谈农事——“话桑麻”,写得十分亲切、自然。诗行至此,绿树、青山、场圃、桑麻、农舍,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图,难怪诗人和朋友那样忘情地饮酒、畅谈,以致诗人临别时主动要求来年重阳还来作客。这表明诗人已完全被田园风光所吸引,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朋友间诚挚的友谊。
这首诗生活气息浓郁,平淡质朴中蕴含着深厚的情味。沈德潜说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说的正是孟浩然诗的这一特色。从诗句上看,全诗不着力雕琢,不加渲染与夸张,几乎口语化。从内容上看,写的是农村田园风光,诗人如谈家常,自然淳朴,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以时间为序写应邀而来、村边景物、饮酒畅谈和相约再来的全过程。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