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理解文中所阐述的亲贤远佞、公正执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本文说理精辟透彻、感情真挚深厚、语言质朴恳切的特点。 3.掌握“以”“于”等虚词的常见用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讲授杜诗《蜀相》,引入课文学习。 约在公元760年的春,诗人杜甫曾瞻仰成都城西北的诸葛亮祠堂,写下了著名的《蜀相》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前一句我们可从学过的《隆中对》一文中了解,后一句表明诸葛亮经历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开创大业,匡济危时。诸葛亮兢兢业业,一片忠贞。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病死在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备死后,他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承担了蜀汉政权的全部实际责任。公元227年,他率军北驻汉中,以图中原,鉴于刘禅暗弱无能,不无内顾之忧,故临行前上此奏章,请求刘禅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和扩大蜀汉的事业。 “表”属于奏章一类的文体,古时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就使用这种上行的公文。最古时就把这一类文体称为“上书”,约到汉朝,才有“章”“奏”“表”“议”等名目。讲到诸葛亮的“出师表”,人们总常讲“前后出师表”。《前出师表》即此文。在《三国志》中没有篇名,篇名是梁朝萧统(昭明天子)编《文选》时加的。“出师”,指出兵攻魏。《后出师表》有人怀疑是伪作,但诸葛亮兄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曾说看见过他叔父的这篇表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就是出自《后出师表》,也是对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为国效劳的高度概括。 《前出师表》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由于诸葛亮是“两朝开济”的老臣,上的“表”不同于一般。臣下给皇上上表,往往诚惶诚恐,言多自卑;而该文却是谆谆规劝,诚挚恳切,无虚饰之词,无自卑之言,亦无傲慢之气。这样写十分切合他的身份。他既是先帝托孤的老臣,又是后主的丞相。一句句话从肺腑中流出,感人至深。《文心雕龙·章表篇》称赞说:“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苏轼也说《出师表》写得“简而且尽”。 学这篇文章须掌握两点:一是理解体会“两朝开济老臣心”,二是体会学习“志尽文畅”“简而且尽”的写作特点。 (上课之初,把学习课文的要点告诉学生,这个做法 有它的好处:从教师方面说,向学生交了底,让学生一起 来掌握课堂教学的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生 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心中有 数,便于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教后”看,老师 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做法是成功的。但这种做法有时 会产生副作用:学生先入为主,往往只记得现成的结论, 而不注意结论是怎么来的。要避免这种副作用,老师要 重视论证,让学生体会有关的材料,强化结论与材料的联 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讲读第一段(第一、二节)。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呢?对照注释自己阅读,理解后自己概括。明确: 这一段内容是:要后主听取忠言,赏善罚恶,执法公正。 1.识字,解词,释义。(课本注释中有的,从略) 创业: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 崩殂:殂cú。古时天子死叫“崩”;“殂”,死亡。“崩”是“山坏”,“殂”是“往”,即所谓魂归于天。用这类字是为了尊敬死者,避免说“死”字。 疲弊:困乏。蜀虽土地肥沃,但地狭人少,生产落后,与吴、魏比,相形困乏。 秋:紧要关头。因“秋”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至为重要。通常作“时”解。 盖:连接上句,作原因讲。 追:追念。 陛bì下:古时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诚:实在、的确。 开张圣听:把耳朵敞开,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宫中府中:宫指皇宫,府指朝廷。宫中指宫禁内廷皇帝身边的侍从,府中指丞相府所属官员。汉时通常有内朝(也称中朝)、外朝之分。宫中指内朝,府中则指外朝。 异同:意思相反的两个词组成合成词,而只取一个“异”的意思。——偏义词。 科: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明,公平,严明;理、治理。 2.提问朗读: (1)文章开头诸葛亮怎样分析形势? (2)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如何表现?原因何在? (3)为什么要规劝后主“开张圣听”?什么叫“开张圣听”? (4)宫中府中哪些方面“不宜异同”?怎样才不“使内外异法”? (提问朗读,是这篇教案的一大特点。朗读,主要是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培养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的片断,学生必须对课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找出这些片断,这比一般的朗读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寻找有关片断的过程,可 以反映对课文熟悉的程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方法值得学习和提倡。) 3.熟悉第一段,理解“宜”与“不宜”的内容,体会诚挚、恳切的口气。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四、五节)。 同学们阅读后概括内容,明确: 这一段内容是:规劝后主亲贤远佞,并举出了几个贤臣,请后主亲近和信任他们。 1.识字、解词、释义。(课本注释中有的,略。) 费祎:祎yī,边旁“示”;“讠”边旁“讳”读huì。 良实:善良诚实。遗:wèi,给予。 愚:自称谦词。 裨补阙漏:裨bì,补益。阙,同“缺”。补救缺点和疏漏之处。 有所广益:获得更多的好处。 晓畅:通晓熟悉。 行阵和睦:行,háng军队内部齐心和谐。 先汉:前汉,即西汉。都长安。 后汉:即东汉,都洛阳。 倾颓:颓,tuí。倾复衰败。 2.提问朗读: (1)先帝刘备为何简拔郭攸之等人?什么叫“简拔”?诸葛亮认为后主应怎样对待这些人?这样会取得怎样的效果? (2)先帝刘备为何称将军向宠“能”?诸葛亮认为后主应怎样对待向宠?这样会取得怎样的效果? (3)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各是何原因?诸葛亮在这方面怎样规劝后主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 3.熟读第二段,体会说理的清晰、感情的诚挚。 四、讲读第三段(第六--九节)。 这一段是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生平与抱负,请后主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提问朗读,并译成白话。 (1)诸葛亮本是怎样的人?为何“遂许先帝以弛驱”?“后值倾覆”之时又如何? 苟gǒu全:苟且保全,得过且过地度日。 枉屈:委屈。 尔来:到现在。 (2)诸葛亮“受命以来”如何“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的?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永安宫(四川奉节县)病危时,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一段补充很重要,可以说明刘备、刘禅同诸葛亮的关系。刘备对诸葛亮了解很深刻,对他推崇备至,临死托以辅国大事,要刘禅“事之如父”,言词恳切,感情诚挚,不失为开明通达,知人善任的“明君”。而诸葛亮对刘家皇室忠贞到底,至死不渝,实在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这一层补充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作用。语文课适当补充一点材料,选得精一点,讲得要言不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眼界,譬如诸葛亮是我们民族的精英,是足智多谋,才华过人的典型,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现在的初中生未必了解得很清楚,因此补述一点历史资料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当然,要精选精讲,或者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自己来讲;搞的过多,喧宾夺主,会适得其反,这就无需多说了。) 先帝之明:先帝知之明。 奖率三军:奖,劝勉,勉励;率,率领。 庶:庶几,差不多,勉强。 钝dùn:不锋利。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3)第八节从哪三个方面来阐述各自的职责的?体会说话的语气和心情。 兴德之言:发扬皇帝圣德的言论。 诹:商议,询问,此文中作询问讲。 察纳雅言:明察与采纳忠言。雅,正。 2.熟读第三段。理解诸葛亮怎样追述往事与阐明抱负,怎样表露对蜀汉的忠诚的。 五、朗读全文,思考回答: 1.诸葛亮出师前上此表目的何在? 规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毋妄自菲薄,以巩固和扩大蜀汉的事业。 2.表中为何反反复复提到刘备的“遗德”“遗诏”? 以先帝创业之艰,先帝用人之明,先帝为君之道激励后主亲贤纳谏,继承父志,振兴汉业。如此反复提及,为了更好地达到说服后主的目的,体现了两朝开济老臣的忠诚。 3.说明本文“志尽文畅”“简而且尽”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哪些语句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表达感情尤为畅达。(略)(既遵守君臣之礼,又直言不讳。) 4.文章的最后一节起何作用? 总收全文,表达自己出师前激动不已的心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颂该文为“公诚之心,形于文墨”。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复习《常见的文言虚词》三;整理本文中“以、于”的几种用法,并各举一例句说明。 板书:
教后: 1.提问朗读能帮助理解课文,学生注意力集中。 2.讲“陟罚臧否”时引申到用反义词合成的词,学生能举出“荣辱”、“得失”、“奖惩”、“善恶”等词,有兴趣。 3.第二段提问改为两组问题更明确。先问第二段论述的层次,再问第五节论述的层次。学生先总后分、先粗后细,可理解得具体些。有同学回答得很清楚。文章的第二段先向后主推荐贤能的文臣武将,然后以历史为借鉴,论述“亲贤臣,远小人”对国家兴隆的重要意义。 4.“志尽”,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其内容,尤其突出了两朝老臣的忠诚。由此引申到对诸葛亮的评价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5.讲本课前曾注意到要使学生掌握几个虚词的常见用法。但教完本课后则发现在某个意义上讲实词更重要。此文中提到的人物、地名、典章制度等较多,学生若对此不了解,则无从学懂课文。因此如何在讲解中处理这方面的知识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不宜过于翔实,造成喧宾夺主,但亦不能含糊了之,学生不得要领。要能言简意赅,一语破的,讲得恰如其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很不容易;惟其平时学习得深入,讲课时才能浅出,其中大有学问。古人平素学的是文言文,所处生活环境相差不远,名物典章容易了解;而虚词未经研究得出规律,往往以为难。自乾嘉以来虚词研究很有成就,故有限之虚词不能难住古人。而今天的学生与古隔世,不具备往日视作常识的知识。故今日文言文教学中,虚词虽应注意,而实词或恐更应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