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师表》课文全解
|
《出师表》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1.字词积累 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 疲弊:困苦农田乏。 开张圣听:开扩圣明的听闻。 恢弘:发扬,扩大;“恢”,扩大;“弘”,又作“宏”。 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过分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符合道理;“引”,引证;“喻”,比喻;“义”,便理、适宜的事称义。 俱为一体:都是一个整体,意即内迁外迁要协同一致;“为”,是。 计日而待:以日来计算就能等待其实现,意即不要多久时间。 性行淑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猥自枉屈:委屈自己,降低身份。 察纳雅言:审察并且采纳正确的言论。 庶竭弩钝:希望能用尽我平庸的才能。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册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建议刘备称帝,并自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常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第,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得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在文学事业方面,诸葛亮的成就没有他在政治、军事方面那样引人注目,也不能与他的政敌曹操相比肩。然而,诸葛亮的散文,却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诸葛亮在出征时,以深情托孤之情、肩负丞相重任忧虑国事的心意给后主刘禅进此表,其情其辞有其特点。“表以陈情”(刘勰《言语房雕龙•章表》),陈述衷情是表文的一大特点。 2、相关知识: 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又懦弱又糊涂的皇帝。他小名叫阿斗,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极没出息;“把别人当成阿斗”,比喻极其糊涂。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得了重病,在白帝城托孤,把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为报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光复汉室,恢复中原为己任。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了西南方之后,要出兵北伐。他要离开国都,对这样一位是非不辨,好歹不分的皇帝该怎么办?用讽谏的言辞,他可能听不懂;直言教导又失君臣之礼节。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对他“晓之以理”,使他理解所告诫的内容,并具体指出如何去做;并“动之以情”,以自己为报先主之恩和对蜀汉无比忠贞之情来打动刘禅。因此这篇《出师表》一字一句都是从肺腑流出,真切感人,可称为天下之至文。 表也叫做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上书言事”,相当于今天的“打报告”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出师表”意思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出师表》一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文章脉络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提出劝谏: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听取忠臣志士的劝谏,才能够救国图存。这是第一项建议。 说明:本段可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分析形式;第二小层指出在这样危急形势下的有利条件;第三小层,提出开张圣听(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层(第2段):这段内容有两点:赏罚标准要统一和执法不宜偏私。 提出对宫中要施行严明的赏罚制度的建议,说服力强。这是第二项建议。 第三层(第3-5段):对刘禅“亲贤远佞”的建议,针对性强,意义重大。这是第三项建议。 国内政局稳定,诸葛亮出师伐魏才能无后顾之忧,这一部分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下文的出师。 第二部分:表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自任的决心和对蜀国忠贞不二的感情。 第一层(第6段):自述出身,讲述个人经历。 第二层(7段):表达尽力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层(8段):提出光复汉室的要求。 第四层(9段):诉依依之离情。 三、写作方法 1、情真理足,辞婉心切。 2、重点突出,逻辑严密。 3、议论中兼以叙事和抒情。 四、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者毫不解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讳、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应当责罚郭攸之、费讳、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练习解答】 第一题: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二题: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严明和亲贤远佞。反复陈说是“广开言路”。除了第1段分析形势提出“开张圣听”之外,后面分别从宫中府中举出应该“悉以咨之’的忠臣良将。在第二部分写自己为兴复汉室“北定中原”以后,又提到“进尽忠言”是攸之等人的责任。直到第8段又强调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作者反复陈说“广开言路,’,是因为这一条是其他两建议的前提。不广开言路,搞个人专断,不可能做到“赏罚严明”,也不可能做到“亲贤远佞”;另外,诸葛亮对于懦弱无能的刘禅是十分清楚的,面对这样的君主,只有劝说“广开言路”,才可能完成先帝的未竟事业。 第三题:1.这句话表明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的遗训,尽忠蜀汉的感情。既然先帝经常为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用人不当,信任宦官,政治腐败,导致东汉王朝衰败和覆灭感到叹息和遗憾,后主更应牢记这前车之鉴,注意亲贤远佞,这是兴复汉室的关键。突出这一点,表达了诸葛亮尽忠蜀汉的真挚感情。 2.这句话是对侍中、尚书等臣子坚贞可靠,以死报国的高度评价,并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近贤臣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与“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忠谏,能“亲贤”才能“远佞”,才能保证正确方略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蜀汉长盛不衰。 3.这句话包含着创业艰难的思想,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二的感情,并展示出愿与刘备患难与共的磊落情怀。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说的是建安十三年(208)曹刘长坂坡之战,当时刘备几乎全军覆没;但实际上也可视为诸葛亮追随刘备创业全过程的概括,感情极为深沉。 4.这句话表明,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铭记在心,他把北上伐魏、统一中原视为自己报恩的最好方式。这句话用的是假设口气。即如果伐魏失败,就是辜负了刘备的深恩,就必须治罪。其中包含着一种很深的感恩图报的感情。 第四题:略 第五题:提示:对诸葛亮尽忠刘备父子,要历史地评价。因为封建社会以刘汉为正统,故一直认为助刘兴汉以报知遇之恩的诸葛亮是忠臣的典型。我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应该赋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新内容来加以发扬。 【类文品读】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⑴,杨修从。碑背人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⑵”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子女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 ’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三十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解不( ) ⑵卿未可言( ) 2、这篇文章以什么为主描写人物?运用了什么写法? 3、怎样理解“绝妙好辞”的含义? 4、文中字谜运用了什么 方法? 5、文章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 6、杨修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1.⑴通“否”⑵古代君称臣为卿。 2、对话、对比。 3、既是谜底,是对曹娥的评价,又赞美了杨修的分析解说好,突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一语双关。 4、拆字法“析字”或“离合字”。 5、说明两人的智力差距和曹操的谦逊。总结全文,运用比喻,别具一格,形象生动。 6、略)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出师表,诸葛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出师表》课文全解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出师表》教案及练习 |
下一篇文章: 《出师表》教学方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