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亲爱。这并不等于给她们做鉴定,肯定她们是‘落后分子’。在日常生活里面,夫妻之间是常常开这样的玩笑的。”一般读者,大约也很少认为在这里称女人“落后分子”,会包含什么恶意。
孙犁在此说了一段话,对阅读艺术作品非常有益:“我们看作品,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看,还要体味一下当时的情调,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只和概念理论对证,还要和生活对证,就是查一查‘生活’这本大辞书,看究竟是不是真实,如果不是这样,许多事情都是无法理解的。”这一段话几乎可以回答同学们来信指责的所有问题。
至于说“不是郑重地反映妇女们的事迹……是作者为了掩饰自己的轻视妇女的观点,不得不这样。”孙犁认为,这是从他们的以上观点,最后达到的结论。“我认为《荷花淀》是一篇短小的文章,它只能表现妇女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部分里,我觉得是郑重的。”
在回信最后孙犁认真指出:“《荷花淀》只是一篇短短的故事,它不足以表现我们时代的妇女们的多方面的伟大的生活面貌。它只是对于几个妇女的简单的、一时一地的素描。它自然是有缺点的。我本来可以不谈它。今天我所以详细地和你们讨论,是因为我看到,我们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常常采取了一种片面的态度。”
孙犁下面的回答就是对今天阅读文艺作品也仍有一定帮助。“我们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常常采取了一种片面的态度。一篇作品到手,假如是一篇大体上还好的作品,不是首先想从它那里学习一点什么,或是思想生活方面的,或是语言文字方面的,而是要想从它身上找出什么缺点……在谈作品中的问题的时候,往往不从整个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出发,而只是摘出其中的几句话,把它们孤立起来,用抽象的概念,加以推论,终于得出十分严重的结论。”他指出的这种很不妥当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后来在历次运动被人广泛运用。
三
但是,对《荷花淀》的误读甚至删削并没有完。1980年前后,江苏铜山县一位中学老师因为要讲作品《荷花淀》,翻读了一些参考书。不料在读到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时,发现其中内容与课文出入很大。他写信询问孙犁:哪个版本更可靠一些?
孙犁拿着两种本子参照对读,大吃一惊。原来,这本《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将《荷花淀》第二段180多字全部删去。妇女们在水生家的对话有八行,160余字也全数删去。此外,删去整段、整句,或几个字,一两个字的地方,有十余处。《荷花淀》是一篇不足五千字的短篇,这些删节竟达一千字。这叫孙犁十分生气。
这是怎么回事,删者是什么人,为什么这样删法?孙犁都不知道,所以他恼怒地认为:这样大面积地删削,不加说明,不加批注,叫读者不知所以然。“随心所欲,把你的文章支解、分割。不加任何说明,灭去他自己的刀斧痕迹,使读者以为你生来就是这样。这种做法,已经不便于说他是简单粗暴……是对著作的侵犯,是偷偷摸摸的行为。”
对作品删改,是有时编辑对投稿,教师对学生时的做法。但《荷花淀》已出版多年,孙犁不客气地说:“你说他不喜欢这篇小说吧,他确实把它选上了。你说他喜欢吧,确实他又觉得有美中不足之感,不甚合他的心意。可写篇批判文章吧,不一定大家都赞成。于是干脆自己动手,以快一时之意,一展不世之才。”
通过这位教师来信,孙犁只能说知道了这一被删情况,别的,他真还没有什么好的法子。他只能给来信的老师复函,说明他手头拿的那篇《荷花淀》,是不能用的。面对非个别的情形,他还写有一篇《被删小记》的短文,可从实际看去,这种自以为有权力乱删甚至经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多少实际改观。所以我们至今仍常常能从报刊上,得到或经典不“全”,或照片人物忽多忽少的信息。这应该不是正常情形吧。杨建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