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伤仲永》教学实录

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fdtjw123@163.com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1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伤仲永》教学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荷花淀
    荷花淀
    孙犁的荷花淀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
    语文荷花淀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水调歌头…
    综合性学习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范进中举》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战争专题素材
    皇帝的新装
    高三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句子衔接专题复学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导学案
    虞美人
    职教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萝卜、威尼…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剃光头发微
    紫藤萝瀑布
    七年级下册教案《丑小鸭》
    中国石拱桥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白杨礼赞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不朽的失眠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二教时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
    海滨仲夏夜(教学实录)
    《黔之驴》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敬畏生命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一例——让“描写”…
    热爱生命
    《孟子》二章
    符合题意——高三作文教案(一)
    荷花淀
    诗五首
    外国诗两首
    爸爸的花儿落了
    《荷花淀》教学设计
    上枢密韩太尉书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案全集
    《米洛斯的维纳斯》讲稿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
    背影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
    荷花淀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
    桃花源记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哪个版本…
    我的空中楼阁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一教时
    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渗透——《我与…
    过秦论
    《祝福》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那些走出去的人(专题课)《序言》第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别云间》《…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泰坦尼克号》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阿里山纪行
    活动案例: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我若为王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
    公开课《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
    《摆渡》教学设计
    《意林童话》留用 《荷花淀里的鱼》
    爸爸的花儿落了
    《让视野更开阔》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
    《伐子》教学实录
    集体研究式教学——《药》教学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
    作文教学实录
    走进新课程教学案例——课堂是生长快…
    《宽容》序言
    麦琪的礼物
    语言运用之句子的衔接连贯教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伟人的细胞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羚羊木雕…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门槛》教学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天上的街市》实录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
    《两则》说课讲稿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胡同文化
    《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
    小橘灯
    动词谓语的价——古诗文阅读指导
    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习作5:给动物设计…
    携手跨过门槛 共同丰富记忆——《散文…
    《犟龟》教学实录
    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
    荡舟荷花淀(锦绣河北)
    《邹忌风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课时
    胡同文化
    致橡树
    扩招带来师资缺口 上海高校纷纷“高薪…
    张见亭
    泌园春·长沙
    归园田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及点评
    荷花淀整合设计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散文诗两篇
    作文教案--音乐赏析
    《吾家有女初长成》课堂实录
    《呐喊》自序
    羚羊木雕
    宽容(独幕剧)
    《〈名人传〉序》
    不朽的失眠
    情深意切,巧妙为章——高考作文高分…
    《赞美》教案
    《归园田居》
    《不朽的失眠》赏析
    高考作文高分策略――议论文运思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全集
    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从点题开始
    从阅卷看高考作文高分策略
    《荷花淀》
    程少堂:《荷花淀》课堂实录
    荷花淀·优化精解备课参考
    第二册荷花淀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
    《感悟生命》课堂实录——七年级语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