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样的感受”我启发地问道。“花儿很美好”学生继续答道。“我知道了”两位男学生恍然大悟地叫起来。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来回答,“这里用朵形容明星,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映衬天上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位学生刚说完,我观察到许多学生眉头舒展开了,“刚才这位学生讲的很精彩,任何问题只要我们由表及里地抓住关键点,就会攻破它”我小结道,“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我和学生们一起有感情得朗读开来。
“让我们一起来输理一下诗人的思路,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这里诗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我边问边出示课件。“通俗的讲: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我补充道,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举了两个例子:“1、我班许悦学生在上周的《距离》随笔中就运用了联想,她由距离联想到《南京零距离》,联想到主持人孟非,联想到赵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离产生感情’这句话;2、学生们爱看的《哈里•波特》,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就是运用了想象。下面请大家做一组有关联想、想象的练习”.说完,我就出示课件:图形联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们把它倒过来,我联想到中国古代计时的沙漏,联想到我们要珍惜时间,请大家让思维驰骋,让智慧火花进行碰撞.”两分钟后,我试探性的说:“我请第一排的学生来说一说,其他学生注意听,看他们讲的好不好?”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直线联想到地平线,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太阳.”第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硬币.”第四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第五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曲线想到心电图,从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学生略带愧疚的站起来说:“我没有想好.”第七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四边形比三角形多一条边,而四边形却没有三角形稳定联想人不能太贪婪,否则会像四边形一样不稳定.”第八位学生慢慢得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刚才这几位学生发言,尤其是第五、第七两位学生发言很精彩,深刻,这些学生的发言如同钥匙,打开了我们思维之锁,在座的学生一定有精彩的联想,课间请学生们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结道。“下面还有一道想象题:‘雨细细簌簌的下着,把荷塘笼罩住,微风徐来,吹动了莲叶.池塘周围有几朵红莲 ’。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课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音乐声响起,学生们开始朗读.。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教学后记: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独居斗室,望着一打厚厚的文稿,细细梳理着自己纷乱的思绪,蓦然发现新年的钟声又要敲响了。抬头望见墙壁上屈原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脑海中不仅一震:这本小册子就叫《求索》吧,毕竟她是我们精心思索与探求的结果。
古人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抑或是教书又何不如此呢?教而不思也是殆啊!在教学中思索,在思索中求的真知,在真知的指导下获得教育的成功,这才是教育本身的良性循环。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组的同仁们一开始便将备课、教学和反思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了在充分共享智慧的基础上尊重老师的个性,我们经过思索和探求之后,独创“二预案”式集体备课模式;为了让学生充分领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共享老师这种“资源”,我们尝试了轮流上大课的授课方式;为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贯彻素质教育,我们探索了“活动——发展”作文课、“推火车”式古文探讨课、“小记者”式社会调查课以及网上作文等。是因为反思,我们在前进;是因为探索,我们在收获。看得到每一期校报上都有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老师的论文;看得到每一本《钟书》上我们的学生占据的半壁江山。虽然鲜花的背后总饱含心血与泪水,但我们前行的步伐并没有因之而停滞。文言知识过关,《美文选粹》的编辑出版,是我们针对上海高考的特点推出的我们的思索成果。
当岁月真的就这样流逝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回味一个学期的生活,并期待着来年的步伐会更加坚定,于是,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求索》。她是我们尊重集体研究式规律的基础上的个人智慧的展现。集体研究式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个人——集体——再个人——再集体——再个人”,集体的备课甚至是共识的达成,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路标,它不是路的本身,更不应该是约束老师教学个性的枷锁。集体备课提供的是老师们智慧共享、知识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而不是捆绑在一起的“齐步走”的木头孩子。这本小册子恰恰就是在“再集体”的基础上我们“再个人”的思索或者是整合他人的观点的体现。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的老师都是在自己的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东西,避免了以往他人的用自己熟练的或定论的东西来写所谓的感悟和思考。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案例与反思”与理想的状态似乎有很大的差距,但她毕竟是我们以自己的视角审视的结果。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婴儿的步履蹒跚就说他永远也不会走稳一样,您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足而将之否定无遗。如果真的可以说每一个脚印都可以代表进步的话,相信我们也在进步着,毕竟我们在思考着、在探索着。
路,不是一个有尽头的概念;探索,也不是一个有极限的词语。站在今天的台阶上我们不敢说自己已经站在了某种高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将是我们永远的信条,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组全体同仁将背负着我们所坚信的格言,乘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奋然前行。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有无数关注的眼神和辛勤的付出。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的每一个脚步中都洒下了两个学部领导的汗水,在这里我们对您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最真的感谢。也感谢语文学科委员会贾校长和刘主任的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写下序言。
往者已兮,来者犹未,《求索》是我们今朝的收获,求索更是我们前行的主题。
寥寥数语,权为后记。
&n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