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阿Q正传

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只因为赵太爷心里认为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污辱了赵家的列祖列宗。由此可见,赵太爷是一个地道的蛮横霸道的土霸王。)
 师:接下来,小说还交代了阿Q无名、无籍贯,不乏讽刺,不乏幽默。你想想,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的处境能不悲惨吗?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阿Q正传》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部分点击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拉网收鱼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我说鲁迅》说得好:“鲁迅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鲁迅的作品,或大或小地受到鲁迅的影响,有关鲁迅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认真地研读它、分析它,无疑有益于对鲁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基于这种想法,教学《阿Q正传》时可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写作小论文。
 二、步骤
 1用两节课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各章大意(各章大意参见设计B),简要回答“旁批”中的问题(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去完成。
 2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卡片。为方便学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教师可提供若干标题由学生自选,标题尽可能设难、中、易三类:
 《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
 《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
 《小议阿Q的美梦》
 《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
 《“圆”启示录》
 《浅析〈阿Q正传〉中的幽默和讽刺》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一字一词见功力》
 《我看〈阿Q正传〉中的×××》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为鲁迅先生进一言》
 为了便于学生快捷寻找有关资料,教师可做如下“指津”:
 王富仁《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课本第76页);
  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1998版高中语文试验本第123页);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资料”;
 《语文读本》上的有关篇目。
 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去搜集、摘抄有关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资料搜集之后,要求学生初步筛选,以备写作之用。
 3用一节课列写作提纲。列提纲前,教师必须作适当指导。总的原则是,观点应鲜明,切入点要小,论据要可靠,条理须清晰。倘若教师能现身说法,以“下水”论文为例作指导,效果肯定会很好。提纲列完之后,教师要逐一批阅,不合要求者必须令其重来。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找些学生面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4用一节课作文。(略)
 5用一节课讲评。讲评要学习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求全责备,不人人过关。只要学生能动手写,能写出一篇“论文”来,能说出一两点理由来,就都应给予肯定 
                                     中国基础教育21世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案例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阿Q正传,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提醒幸福
    变形记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高一新教材《采访》能力训练示范课教…
    等待戈多(节选)
    百年孤独(节选)
    墙上的斑点


    范进中举
    济南的冬天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把握幸福(导读)
    提醒幸福
    寓言四则《画眉与猪》
    提醒幸福(毕淑敏)
    关于相处,需要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湖北随州中考优秀作文: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过万重山漫想
    《梅岭》三章
    《宽容》序言
    五人墓碑记
    病梅馆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
    拿来主义
    鸿门宴
    不朽的失眠(论坛精华帖)
    幼时记趣
    兵车行
    将进酒
    蜀道难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古代诗歌五首
    短语和句子
    初一学生自我介绍与新学期语文课的要…
    老舍自传
    纪念白求恩
    为你打开一扇门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小作文练习及讲评
    鸿门宴
    社戏
    古诗
    《秋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紫藤萝瀑布
    提醒幸福
    白蝴蝶之恋

    小橘灯
    琵琶行
    勇气
    七根火柴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琵琶行
    大自然的语言
    少一分束缚,让语文课上出精彩
    过秦论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我与地坛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麦琪的礼物(论坛精华帖)
    越巫
    我的叔叔于勒
    报任安书教案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乡愁
    我的叔叔于勒
    记念刘和珍君
    项脊轩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第一课时…
    往事依依
    研究性学习教案——错别字的诊治(初…
    人生的境界
    始得西山宴游记
    “挑战者号”追思
    一场悲剧:两少年争夺女友一死一伤
    闲情记趣

    我的叔叔于勒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初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怀疑与…
    提醒幸福
    乡愁(论坛精华帖)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小橘灯
    男女分班 学校拒绝采访
    宋定伯捉鬼
    《提醒幸福》教案
    邶风·静女
    驿路梨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山的那边
    长亭送别
    在山的那边
    沁园春·长沙
    在山的那边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提醒幸福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提醒幸福
    建议初中教材弃用《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关于提醒幸福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时间
    走出消沉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附自己两篇曾经的文字)
    《提醒幸福》综合资源
    峡江寺飞泉亭记
    《提醒幸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