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生字。学生刚刚学习了拼读音节的方法。教学时,我们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来认读这几个汉字。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巩固拼音,增强拼读音节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拼音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获得一种初学语文的成就感。四又是对学生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部分内容,我们一般可以安排这样的教学板块: A.看图说说。 仔细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B.借助拼音,尝试读词读句。 C.认读生字。 圈出生字,请学生介绍哪些字已经认识,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交流用哪些方法认记其余的生字,自选方法认读。 D.巩固认读。 去掉拼音,再读句子。也可让学生说说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把它放在拓展词语中认读。还可以自制生字卡片,与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进行“我会认”的生字游戏。另外,可采用摘果子的游戏来强化生字的记忆等。 E.适当拓展。 如:第4课看图编故事。第10课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爱吃什么;11课,你和小朋友课后还有哪些活动等。 (2)儿歌: 拼音教材中的儿歌,编者都用红色标出了本课所学的音节。学儿歌时,老师们可以让学生先去读一读标红的音节,再圈圈读读那些学过的自己已经能够拼读的音节。如第7课z c s中的儿歌《过桥》(21页),整首儿歌共40个音节,学生能自己拼读的音节有17个。其中有3个红色的新学音节,有7个是前面已学的音节。这样,在儿歌中多次复现音节,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音节,同时通过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诵读,增强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学生提前进入了阅读。 儿歌部分的教学,一般我们可以预设这样的教学过程(六步): A.创设情境。 B.尝试朗读。 C.学认生字。 D.巩固认读。 E.知意悟情。 通过看看、想想、说说,体会儿歌的意思。如学习37页〈彩虹〉,可以进行学科渗透、综合,让学生认识色彩,画画彩虹,体会色彩美等。
F.朗读背诵。 理解内容与朗读有机结合,在读中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如学习〈轻轻的〉,可以想象“踩疼了小草”,小草会怎样?从而引导学生读好“轻轻跳”和“慢慢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儿歌只是巩固拼音,学习生字的载体,千万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 而汉语拼音部分要求认读的70个汉字,也只要求认读。就是能够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并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不需要进行字形分析,将生字拆分零部件进行字形记忆。只要通过多种形式跟学生见面,一回生,两回熟,只要学生能整体认记就可以了。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汉字的。有几课生字较多,可借助图中人物的活动,或儿歌中的句子,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认读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可以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或是口头组词,说句子。如,要求用“我”说一个句子,或同时用上“爸爸、妈妈、我”说一个句子。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