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小学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
(完卷时间:90分) 等级
友情提示:同学们,请看清题目,细心作答,尽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3%
一、日积月累我能行39%(6+6+11+7+6+3)
1、我能流利拼读,在横线上写出字词。
在《(ɡē sònɡ) 祖国》的班队会上,我迈着轻松的(bù fá) 走上讲台,(yín) 诗一首,表达我对(mèi) 力祖国的热爱。同时,我还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chōnɡ jǐnɡ) ,希望自己成为一名(yōu xiù) 的宇航员,飞向太空,(xié dài) 宝物回地球研究。
2、我能分析判断,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下面三组词语中,带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戛(ɡá)然而止 河畔(pàn) 有教(jiāo)无类
B、屏(bǐnɡ)气儿 着(zhuó)陆 霎(shà)时间
C、泥泞(nínɡ) 躲避(bì) 辟(pì)来做花生园
②下面三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恍惚 粗糙 和谐
B、千钓一发 勾勒 喉咙
C、渗透 遵循 矛亭
3、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娓娓动( ) 因( )施教 引人入( ) 心驰神( )
翠色欲( ) 巧( )天工 水流( )急 回旋( )致
①走进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被那( ),轻轻流入云际柔美景色陶醉了。
②我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他上的课( ),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③北京,是我( )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终于看到了它,真的太美太壮观了。
4、我能按要求写词句。
①写出2个带“明”字的成语。例如:清风明月。 、 。
②写出2个说明持之以恒重要的词。例如:积少成多。 、 。
③选择学过的“维吾尔族谚语”、“裕固族谚语”、“印度谚语”中的一则谚语写下来。
5、我能把句子引用的古诗句或名言、格言填写完整。
①深秋之夜,镰月悬挂高空,看着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我不禁想起了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 。”
②学无止境,我们要善于学习身边人的优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正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双倍地快乐,因为
。”
④“十年树木, 。”这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教育和培养。
6、从《落花生》一文中“爹爹“的话,我们收获了做人的道理。那么,请写几句你想对“落花生”说的话。
落花生,我想对你说:
二、开卷有益我喜欢。28%(12+16)
1、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12%(6+6)
①啊,翻开我的集邮册,就好像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 ,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 。登庐山,看瀑布 ;游黄山,看云海 。苏州园林玲珑 ,布达拉宫 巍峨。
②《师恩难忘》: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句中“播下文学种子”在课文中指: 。“老人”指 ,与“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子的是“ ”。从他的话,我们感受他是一个(怎样) 的 老师。
2、我能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6%(1+4+8+3)
人不可貌相
星期天,寒风呼啸,天阴沉沉的。我和妈妈准备乘车去姥姥家。
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步行来到汽车站。这时,等车的人们早已把公交站台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那儿焦急地望着车来的方向。突然,我身后传来一声“啊嚏”,吓了我一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位小伙子,衣着单薄而俭朴,头发蓬乱,眼睛深陷而无神,脸上布满了难看的斑点。他像是有些着凉了,不时甩出一把比黄河还要黄的鼻涕。我想:这个人真不讲文明,在公共场所也这么不讲卫生。我不禁有些厌恶他。
车终于来了。等车的人们似乎谁也不愿意在这寒风中多待一秒,便一拥而上挤向车门。我刚靠向车门,又被挤了出来。站在车门外,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紧靠前面车窗的座位被刚才那个令我厌恶的小伙子“夺”去了。他还紧紧地贴在窗户边,像是唯恐别人夺了去。我愤怒地咬了咬牙。
车启动了。车内严严实实,空气也慢慢变得暖和起来。汽车行了一段路,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在一个路口停下来。这时,一位老奶奶上来了。我满以为那个小伙子会让座,可没想到他无动于衷,理也不理,我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车又停了下来。那个小伙子终于下车了。突然,一股寒风猛钻进来,人们不禁打了个寒战。原来,那风是从刚才那位小伙子坐的地方吹进的——车窗玻璃破了个大洞。
噢!原来如此!小伙子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刺骨的寒风!我抬头看了看他坐过的地方,心里感到很惭愧。我在其他乘客异样目光的注视下,毅然坐在了那个座位上。因为这个座位让我真正明白了:人不可貌相。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水泄不通:
②写出反义词。挡住( )焦急( )愤怒( )暖和( )
③概括地写出“我”对那个青年感情变化的原因。“我不禁有些厌恶他”是因为 ;“我愤怒地咬了咬牙”是因为他 ;“我把牙咬得咯咯响”是因为他 ;“我”感到很惭愧是因为 。
④回答问题。“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你读完文章后明白了什么?
三、笔下生花我快乐30%
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
习作提示:选择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可以是同学、伙伴、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等,记叙时,用一件或两件事情来表现熟悉的人的特点。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2008年小学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日积月累我能行
1、每字0.5分。歌颂 步伐 吟 魅 憧憬 优秀 携带
2、选择正确每题3分。① B ② A
3、补对一词1分,选择填空一处1分。
听 材 胜 往 流 夺 流 别 ①翠色欲流②娓娓动听、因材施教、引人入胜③心驰神往
4、①②每词1分,③句子3分。
①明察秋毫春光明媚 清风明月 明知故问;②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聚沙成塔。
③维吾尔族谚语: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裕固族谚语: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印度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5、填对一处1.5分。①露似珍珠月似弓;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③有兴趣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④百年树人。
6、共3分、只要学生写出感谢落花生给予明白了人的真正价值:做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或感谢落花生带给他对人生新的思考,表达对花生的喜爱之情或表达自己决心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都可以。
二、开卷有益我喜欢。
1、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①每处1分;②第一处2分,其余各1分。
①飞舞、降落、飞腾、扬波、俊秀、壮丽;②田老师每讲一课都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田老师;有意(着意)栽花花不发;谦虚(虚心或敬业或慈祥、和蔼)。
2、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①解释1分。站台人多,拥挤得一点缝隙也没有。(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②每词1分。挡住(打开、推开、冲开)焦急(沉着、冷静、镇定)愤怒(温和、慈祥、愉悦、高兴)暖和(寒冷)
③每处2分。青年不注意卫生,长得丑;青年抢占了位置,还紧贴住,唯恐人夺去似的;青年不给老奶奶让座;青年感冒了还为乘客们挡风,我却责怪他,心里难受。(学生只要把四层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得分。)
④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外貌与衣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拥有美好的精神品德(乐于助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或我们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等)。
三、笔下生花我快乐。
1、根据熟悉的人物特点用相关的一件事来体现,并把体现人物特点的过程写出来,段落清楚,语句还通顺(写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不同特点,且语句还通顺,条理清楚)18分。
2、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的描写体现人物特点,并能把体现人物特点的过程写具体(两件事的详略得当)加4——6分。
3、表达流畅,运用优美语句,没有错别字,内容生动加3——5分。
4、习作出现其它情况,酌情处理。
2008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质量分析
一、命题理念: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命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分成三部分:积累运用我能行;开卷有益我喜欢,笔下生花我快乐。例如:在试卷中,“看拼音写词语”、 “把古诗句或名句、格言填写完整”在具体语境中出现,减少坡度,让学生能在轻松中答卷。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在字、词、句、段、篇内容综合的评价。识字主要从“看拼音写字词”、“辨析多音字、错别字“三部分内容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效果,阅读上主要检测“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以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习作上侧重检测“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依据教材的进度,对前六单元组的“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中的词、名言、名诗句、谚语等进行了综合运用的检测。
二、基本概况。
此次检测,分别对全县三个班级的112名学生进行检测学生,学生中最高分数是97,最低分是5.5分,总分是:9900.5分。其中,及格人数110人,及格率95.6%;85分以上的人数90名,优生率78.2%。
三、掌握较好。
1、“积累运用我能行”试题中,学生对一些积累试题及其浅显运用的题目掌握较好。其中有:“看拼音写字词”、“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按要求写词句”。
2、“开卷有益我喜欢“中,学生对填写课文原文的内容及其简单的联系上下文填写的基础题正确率比较高。其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的第一题正确率高,而“课外阅读,按要求作答”中的“解释词语”及其“概括地写出‘我’对哪个青年感情变化的原因”掌握较好。
3、“笔下生花我快乐”,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要求,用一件事来表现熟悉人的特点。
4、整体上看,学生的书写比较工整。
四、存在问题。
1、“积累运用我能行”试题,学生对一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试题分析比较能力差。例如“我能分析判断,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正确率在50%左右;其次学生还未能养成认真读题习惯,其中“请写出几句你想对‘落花生’说的话”,有90%的学生只写一句话。
2、“开卷有益我喜欢”试题中,学生对如何识记课文内容方法或要领不能去掌握。具体表现在读《师恩难忘》中的一个句子的解答填写,“播下文学种子”在课文指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对子,争取率十分低。除此之外,学生对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未能形成,对阅读方法还不能运用。“课外阅读作答”中的写反义词有的同学竟然写成近义词;“读完文章你明白了什么未能具体回答。
3、“笔下生花我快乐”,从学生的记叙中可发现,学生对积累的优美词句不能运用,一大部分学生语句欠通顺。有的写了好几件事,都是三言两语。除此之外,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存在问题。
4、学生在整张卷面的各部分考题中错别字出现不少。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是用铅笔书写。
五、具体原因。
就学生而言:
1、四年级还处于中年学段,由于课文篇目比较多,识字量也大(253个字),且对生字词的掌握,学生只是在摘录笔记自学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室进行点播,因此,学生对一些字词不是运用方法识记,再加上运用少,学生的回生就厉害,错别字就显得多。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对课文的背诵,有着畏难的情绪。与老师们的交流,普遍反应学生不喜欢背诵。这样,对课文内容中读句作答就不能灵活地掌握。再者,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没能养成,特别是对题目与阅读材料,不能认真地去读,而是一晃而过。就试题中“请写出几句你想对‘落花生’说的话”,绝大多数学生就写出一句;而短文阅读作答,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只读一遍短文就下笔作答,甚至有的学生一下就看题目,再边看短文边作答,这样,正确率自然就低。
3、学生对阅读理解的一些方法与要领还不能深刻领会,只是粗浅的意识,更谈不上运用。就拿“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来说,许多学生知道这种用法,但让他们说说该怎么做,就谈不出之所以然来。因此,对一些逻辑分析的阅读理解作答,学生的正确率就显得低了。
4、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还是不明确,不能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获得成绩,而是存在着侥幸心理,在考试的时候总会想办法作弊。
5、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即使有阅读,也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也就是走马观花,只注重故事情节,这样对语言的感悟力就不强。即使课堂上对一些词句有做些积累,但从未刻意去用。因此,习作的语言的表达就不那么灵动而优美。
就教师而言:
由于课目偏多,有的课文偏长,课时有少,教师们常是赶功课。这样,对一些阅读方法的运用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琢磨,去落实。另外,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能真正化为行动,对文本地解读还不能到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总想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了什么,不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中的词句咀嚼、感悟、运用,因此,对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落实就显得苍白。
其次,在平时作业及其一些试卷的阅读练习中,众多老师讲评,单纯地让学生改正答案,而不能真正分析错题的原因,再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去掌握。这样,学生的练习只是一种机械似的,当然,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
六、改进措施。
1、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一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必须比较分析的练习题目,在平时的单元试卷中出现,从而让学生能适应中去掌握解决的方法。
2、下基层学校听课教研的时候,重点与老师探讨对文本的解读及其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方式与方法,寻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乐学的方式,授之学生以“渔”,从而落实三维目标,提高理解与分析能力。
3、在对试卷的调研中,倾听老师们的心声,了解学生对知识类型掌握的现状,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强化练习,精益求精同时,使之试卷知识的重点突出,练习的类型分布合理,让试卷真正成成为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