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五年级第二学期 >> 原文教学设计 >> 正文

 

琐忆

我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孺子”也可以认为是特指青年的。 
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性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敌人恨,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30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 
要表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空发议论并不好。当时,我的想法是要通过几个故事具体写,重点放在我自己和鲁迅先生接触的几件事情上,这样写比较真实、形象,能让读者更深刻地领会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我就写了两方面的故事:第一部分的故事着重阐发鲁迅是怎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第二部分的故事着重阐发鲁迅是如何“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开头就用这两句诗总领全文。 
我和鲁迅先生第一次会见是在1933年到1934年之间的一天。这次会见的谈话和我自己前后的感受,在(琐忆)中已经谈了一些,这里我再补充一些背景情况。 
 那是1932年吧,《申报》总经理史量才改组《申报》,本来(申报》副刊《自由谈)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周瘦鹃主编的,发表的大多是茶余酒后的消遣文章。从1932年12月起,换上了刚从法国回来的黎烈文,黎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自由谈》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发表进步的杂文和散文,当时鲁迅先生、茅盾先生以及左联的许多作家都给《自由谈》写过稿,鲁迅先生写得最多,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经常变换笔名,这一时期的文章后来都收到《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三个集子里。 
那时,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幼稚的青年,在邮局做邮务佐(捡信生)。大革命时期,上海的邮政工人曾经积极参加了我们党领导的工人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邮政老工人牺牲了不少,邮政工会也被国民党所控制,但是邮局—人地下的进步活动仍然在进行。通过当时已经离开邮局的老工人沈孟先介绍,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进步活动,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的影响。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靠了亲戚的资助才念了点或书,上到初中二年级,终于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托病退学,但是,上学的时候,我很喜欢文学,当了邮政—人也常常弄弄笔。在地下工人运动中,我也是担任一些文字宣传工作的。 
1933年,我开始给《申报》副刊《自由谈》投稿,最初是写一些散文,记得第一篇是《故乡的雨》,很快就发表了,接下来又写了《海》等散文,以后就写起杂文来,如《新脸谱》、《从江湖到洋场》等都是那时候写的。这些文章大都是针对那些国民党御用文人的,由于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除了《自由谈》之外又不多见,那些专凭嗅觉看文章的走狗文人们便以为“唐?”也是鲁迅先生的化名,就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名下,而对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记得当时化名“陈代’的林微音,就把我的《新脸谱》一文当成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时事新报》上指桑骂槐地攻击鲁迅先生。我写文章,鲁迅先生挨骂,这使我很不安,总想当面向鲁迅先生致个歉意。但是正像在《琐忆》一文中谈到的,由于听到过一些不正确的议论,对鲁迅先生总抱有一种敬畏之感,想去见他,却又不敢去见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在《自由谈》主编黎烈文请投稿者吃饭的一次聚会上,我见到了鲁迅先生。记得参加的还有钱杏村、郁达夫、胡风、曹聚仁、徐懋庸、林语堂几个人。就像《琐忆》中写的,我和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他就笑着说:“唐先生做文章,我替你挨骂哩。”开始听了这话,我感到有点局促,鲁迅先生看出了我的窘态,就亲切地问我是不是姓唐,我告诉他这是我的真实姓名,他就哈哈地笑着对我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我知道这是指他曾经用过“唐俟”的笔名,谈话就这样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对于替我挨骂的事,鲁迅先生和善地安慰我说:“那不相干,他们总是要骂的,骂鲁迅是他们的公事,不骂就会失业的。让他们骂吧。骂得好,我看。我看他们骂人的艺术。” 
后来,大家海阔天空地谈起天来,从暴露文学谈到书报检查,从文艺批评谈到《水浒传》的英译本。鲁迅先生很健谈,他的见解往往很精辟,话说得既有份量而又幽默,常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次会见,我亲身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慈祥、平易、和蔼、可亲,体会到他对同志、对进步青年的热爱,原来积在心头的疑云一扫而光了。 
《琐忆》中提到的鲁迅先生帮一位青年补靴子的事,是我听孙伏园谈起,后来在谈话中问过鲁迅先生的。先生的回答很含蓄,他承认受过进化论的牵制,但是他认为,相信进步。相信未来、相信青年并没有错。尽管有些他接触过的青年后来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成了“虫家”,但这并没有使他产生偏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为那些要求进步的青年做些事情,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而不使他们退化为“猴子”、“虫豸”。                                                    
(转引自(语文学习)1982年第5期)        (辛界设计)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原文教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琐忆,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读《伊索寓言》
    义务投递员
    海滨小城
    手术台就是阵地
    吃山顶上的草
    麻雀
    小松鼠看错了
    参观人民大会堂
    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爱故乡的杨梅
    听训
    美丽的公鸡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
    鸬鹚
    吃虫的植物
    老水牛爷爷
    工人代表(3课时)
    语言的魅力
    儿童城
    小珊迪
    我与地坛
    临淄区“四主”课堂教学展示会之《愚…
    我是一条小河(第二课时)
    《宽容》序言
    活板
    大胆取舍 突出重点———小学语言第十…
    改造我们的学习
    抓住人物特点 理解人物品质——小学语…
    全神贯注
    《小山村》一课教学设想与教案
    荷塘月色
    藤野先生
    荷塘月色教案(附背景资料)
    夏夜荷花
    万里长城
    竞选州长
    智能鼠
    沁园春·长沙
    威尼斯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指要》教案
    《包身工》的分合比较教学
    真正的荣誉
    快活的小河
    称象
    泉水
    小麻雀
    米洛斯的维纳斯
    点金术
    寸草报得三春晖── 一堂为母亲节设计…
    谏太宗十思书
    在文学欣赏中解放人的心灵——《项链…
    关于《 归去来兮辞》
    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
    关于《兰亭集序》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义务教材第十册)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核舟记
    改造我们的学习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三峡
    简笔与繁笔
    胡同文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劝学
    过秦论
    窗台上的蜜桔
    鸿门宴
    我与地坛
    石钟山记
    病梅馆记
    五人墓碑记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在大熊猫的故乡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
    从三到万
    《项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回延安
    大瀑布揽胜
    威尼斯商人
    模拟光合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
    况钟的笔
    鱼儿捎来的信
    古代诗词五首
    我的老师
    小猫钓鱼
    手术台就是阵地
    “友邦惊诧”论
    苏州园林
    同志的信任
    分马
    同志的信任
    核舟记
    活板
    活板
    变色龙
    谈笑
    故宫博物院
    在烈日和暴雨下
    《孔乙已》的十种导入法
    白杨礼赞
    听潮
    《惊弓之鸟》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
    有的人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老杨同志
    俭以养德
    品文鉴美入境抒情——小学语文第六册…
    怀疑与学问
    理想的阶梯
    论雷峰塔的倒掉
    七根大柴
    短文三篇马说
    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诗词两首
    荔枝蜜
    孔乙己
    大自然的语言
    《白毛女》选场
    孟子二章
    捕蛇者说
    曹刿论战
    我的叔叔于勒
    陈涉世家
    出师表(第一课时)
    宋定怕捉鬼
    挖荠菜
    《社戏》说课教案
    向沙漠进军
    短文三则
    桃花源记
    《谈骨气》课堂实录及评说
    社戏
    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
    挺进报
    谈骨气
    一面
    分马
    一件珍贵的衬衫
    七根火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短文两篇
    北京立交桥
    北京立交桥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向沙漠进军
    爱莲说
    诗词五首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工之侨献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数字杂说
    绝唱
    提醒幸福
    白蝴蝶之恋
    纪念白求恩
    小橘灯
    梅岭三章
    一面
    勇气
    古诗词曲五首
    卧看牵牛织女星
    数字杂说
    月亮上的足迹
    社戏
    大自然的语言
    [科目]  语文 大自然的语言
    《卧看牵牛织女星》练习二
    数字杂说教案
    美丽的《社戏》不朽的经典
    口技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