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太危险太蠢了的。(哄堂)庄子在这里有点消极。中华民族的文化,像所有的文化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儒家是比较积极的,道家比较消极。人有时候需要一点阿Q精神,特别是在受挫折的时候。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课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线,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来的时候可能缺条胳膊,断一条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痛苦得不得了?
生(齐答):看不出。
师:怎么看不出?举个例子说说看,在课文中找个例子证明一下。在课文中,看出她们有点舍不得,但还比较乐观。
生:第3页,最后一段,“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
师:还有很多例子,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了吧。有痛苦,也有孤独,但是不是那种呼天抢地的苦。我不知道你们看电影电视时怎么样,我看电视,比较喜欢那种大悲大苦时欲哭无泪,我最不喜欢那种电视里一个人很痛苦的时候,大风大雨,在闪电之中跑啊跑啊,在天地间大喊:“天哪………”我觉得他不怎么痛苦,他还喊得出来。最大的痛苦是他喊不出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中华民族强调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华民族很会调节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很会找到心理平衡,他们很乐观的——小小日本帝国主义奈我何?八年打不走打十六年。(笑声)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讲了,人和内心的关系,也是和谐。
我们再穿插说一个例子。这里面讲女人去找她们的丈夫的对话,有的比较忸怩,有的比较坦率,有的找借口,说是婆婆叫的,实际是她自己想看丈夫,很正常的,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丈夫走了妻子都不思念,那就不正常了,那就糟糕了,那丈夫就不消打仗了,那日本鬼子来了,来了就让他来吧!(笑声)正是由于日本鬼子破坏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才把他们赶走。但这些女人说的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间。为什么要含蓄?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举个例子大家看一下。
(老师放投影:“世上狮子爱麒麟,阿哥阿妹结同心。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
师:一个民歌。“世上狮子爱麒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美的动物,比喻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结同心”就是俩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经同居了;“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这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这四句改成:“我们两个下决心,马上登记去结婚。结婚以后不变心,哪个变心不是人。”(整个过程中听课师生笑声不断,全场沸腾)意思一样,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蕴藉,有味道,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追求。含蓄也是适中和谐。
好,那么我们大家再往黑板上看一看。我们通过这一篇小说的研读,大致上带领大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也是和谐;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它也强调要注意调节,心理平和,没有大悲大喜。所以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比较多。悲剧,真正的悲剧,比较少见,即使是像《窦娥冤》那种悲剧,最后六月愿天下大雪,把那个坏人惩罚一下子。像《哈姆雷特》那样的西方那种悲剧是很少见的。这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
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归结一下,什么叫文化,这个我来说。
(打出字幕:“文化的定义很多,简单地说,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怎样想和怎样做”)
文化学里面讲文化的时候,定义是很多的。每个文化学家都有他的定义的。但是,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说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看他读多少书,拿什么学位,是看他怎么思考。会思考我们就说他有文化,比如说你们会思考,你们是深圳最好的中学生,你们是深圳最有文化的中学生。其实文凭是一样的,你是高中文凭,他也是高中文凭,是吧。行为方式,即怎么做事。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在西方,我们到澳大利亚去,那些外国人跟我们讲,那个翻译跟我们讲,他说,外国人中的那些老太太,他们是先花钱先借贷款买房子。然后到退休,到老了她的贷款也还完了,她也住了一辈子房子了。而中国的老太太不一样,她先攒钱,攒攒攒攒攒,攒到最后,等她已经可以买房子了,她已经进医院了,快死了,她住不了了,结果不是她住房子,是房子住她。这是两种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一样。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吃饭,吃饭本身不是文化,饮食本身不是文化,我们叫饮食文化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其实吃饭本身不是文化,因为动物也吃饭。但是怎么样吃才是文化。你看中国人吃饭,我都经常跟年轻人讲,我说有些年轻人,一上菜,他就先夹一筷子。我说你干吗要先夹呢,我说我跟你讲,这个餐桌是转的,大家都有一筷子,少不了你一筷,我说你干吗要先夹?有领导,有长辈,还有,还有女士嘛(笑声),还有小孩,要他们先吃,然后你后吃,这就是文化,中国人特别讲这个,是不是啊!这就是行为方式,就是怎样想怎样做。
我们在这里讲这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都是讲的怎么样思考,怎么样做的问题,它都是文化的问题。
那么,我们把这节课小结一下。
(打出字幕:“小结:中和(适中和谐)精神与中和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我提出了一个哲学、美学的概念。刚才我们讲了“天人合一”,中和就是适中和谐,就是做什么事情做得恰如其分。感情也是这样子的,各种关系都要处理得恰如其分。这种精神,这种强调中和之美,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今天我带了本书来,叫《人,诗意地栖居》,是外国人海德格尔写的,书城就有。他是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就是我们怎样活得象诗人一样——我也没做到,我也在学——,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处理好,人和自我的关系处理好,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意。
我今天给大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读小说,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读小说:从孙犁的小说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的精神。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题,研究性的,今天不是提到研究性学习吗?请大家记一下。这个题目完成以后,班长,你们送到对面,我们领导当主编,我当执行主编的《深圳教学研究》。有一个栏目,就叫《学生习作》,我在你们习作中挑,八百字左右。先给你们老师看,然后老师写个评语,再送给我,我们来挑十来篇,到时我们来发表一下。什么题目呢?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过吧?(学生回答:看过。)看过就好,没看过的就赶快去买。(打出字幕:“作业:《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这里头有一句话,我提供给大家。
(打出字幕:“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我在20年前背下来了,到现在还背得。我写文章用这一句,我女儿说:“你怎么就记得呢?”我说:“喜欢的话,就要记得。”(充满激情地朗诵):“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一种硬骨头精神!这句话是最有名的,它的主人公讲的。刚才题目记下来没有?《〈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一个小论文。研究性学习的。没有看过的要去看,没有的到图书馆借,最好是买一本。到书城去,一个月总要去逛一下书城呀!不买,那去翻一翻,翻一上午也能看很多书啊。咱们同学的爸爸妈妈,买几本书都负担得起的,特别是深中的同学。对不对啊?你爸爸妈妈肯定会。
来,现在,同学们,一起站起来,跟我读读这几句话:
师(充满激情地领读):“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生(齐跟读):“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师(领读):“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生(齐跟读):“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师: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
(全场热烈掌声)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4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04/10/04 08:32pm 程老师讲得实在是精彩! 首先,程老师能不落窠臼,选择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突破了传统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情节,环境的框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学生一同探讨中西小说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其次,在整堂课中学生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不仅在学术上,学习方法上得到启发,而且在做人上也受益匪浅. 顶部 湖畔初阳 发表于: 2004/10/05 09:31am 一种新的学术成果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前不久,在师大校园里听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授讲授解读文学作品的几种视角,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是其中一种。程老师作了很好的尝试,应该对听课的老师极有启发。但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对相关知识不了解或知之不多的话,那么即使想学也是学不来的。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0/08 09:42pm 很精彩,要求老师的功底高。 切入角度新。 顶部 湖畔初阳 发表于: 2004/10/08 10:21pm 是的。这种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更要命的是没有哪一种培训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如何花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然而它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也可谓是震撼式的,连《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