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做成幻灯片。 2.写一段文字介绍自己喜欢的国外建筑。
第6课时 《凡尔赛宫》(二) 学习目标: 通过凡尔赛宫和圆明园的比照,引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凡尔赛宫的大体布局图。 阅读,思考,画图。 2、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上一节课所收集的资料,你能不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尔赛宫三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介绍凡尔赛宫历史。 4、组织评价 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怎样来向大家介绍这样一座美不胜收的宫殿呢?请选择凡尔赛宫的一处景观具体介绍。结合上节课收集的资料,以及制作的幻灯片,小组推荐同学介绍凡尔赛宫的景观。 2、组织评价 评价要求:口齿清楚,仪态自然,语言优美,介绍景物顺序井然,并能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看法。按要求评价。 第三块:语文活动 1、圆明园是我国清朝一座著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如今却已剩下了断壁残垣。面对残破的圆明园遗址,对照金壁辉煌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想?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2、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课后学习: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请阅读《故宫博物院》,比较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异同,并结合前面的《巍巍中山陵》等课文,比较中外建筑的特色,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分小组探究,并写一份简单的书面报告)
第7课时 《短文两篇》(一) 学习目标:能利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①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页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内容。②知道学生互相质疑提问。③检查翻译情况,纠正错误。看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积累知识。 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第8课时 《短文两篇》(二) 学习目标:欣赏黄鹤楼和于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课堂学习: 第一块:复习 请大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 背诵。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作者带我们去黄鹤楼和于园“神游”了一番,你对黄鹤楼和于园的总体印象如何?两者有何不同?你“神游”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阅读,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3、学习评价:用笔把你心目中的于园画出来,并向大家点评一下于园“奇”在哪里。思考,画图。 4、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第三块:探究活动 1、如果学校的花圃要重新设计,你打算怎样来布置? 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畅所欲言。 课后学习: 1.收集并吟诵历代歌咏黄鹤楼的诗文。 2.把《黄鹤楼》或《于园》改写成白话散文。
第9、10、11课时 写作 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抓住特点,条理清楚,并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可与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第9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一幢建筑物,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自学课本中“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内容。 自学教科书 2、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写作指导。 3、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某一建筑物,并口述其特点。 观察,抓住特点,口述。 4、组织评价 全班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观察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建筑物,抓住它的特点。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某一建筑物,条理清楚。 课堂学习: 1、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 构思 2、明确写作要求: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建筑物的特点,条理清楚,顺序井然。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己修改作文。 第11课时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小组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学生根据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第12课时 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学习目标: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描述事物。 课前学习: 结合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你感兴趣的国内外著名建筑的资料,加工整理。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自学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自学 2、创设情境: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你感兴趣的国内外著名建筑的资料,请你充当一次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建筑。 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 3、组织评价 交流评价
第13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利用节假日去常州的一些名胜古迹,如天宁寺、东坡公园、荆川公园、瞿秋白纪念馆等进行参观,收集相关的图片以及这些建筑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写成简单的书面报告,在班内进行交流。
第14课时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勤业中学 高红 单元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等知识。 2、反复诵读,体味介绍动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3、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抓住动物的特点介绍动物。 4、自主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 5、小组合作,投身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活动:关爱动物,保护动物。
课时安排:3周
课时安排: 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世界的知识。(1课时) 初一的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往往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第一课可以通过学生自 主地收集、概括、交流、表达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收集各种动物的有关知识,如:外形、习性、繁衍等。 课中:通过小组交流合作,采用或讲故事或图片展示或播放碟片的形式,向大家介 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世界。因为每一组的内容肯定不同,同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