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字教学以生为本
今天在博客上看到了教研室徐老师整理的沈大安老师的讲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走向——以生为本》,感触颇深。的确,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每个生命都不容忽视,敬畏生命,对教育来说,就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教育中实际存在着不平等地,优等生受青睐,后进生被漠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具体做法:☆多采用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减少少数人活动,多数人旁观的。☆书面练习是一种人人参与、比较落实的教学活动。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时间。☆加强对发展比较迟缓的学生辅导,建立“教学辅导站”,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要经常问自己:☆我的教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吗?☆我真正了解我的学生吗?☆我让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吗?☆我使班上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了吗?
看着,思索着,其中一些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在昨天陈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一课的“探”字教学中找到很好的解答。他在教学“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时,先故意出示错误的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长出头来。”学生一读就发现了错误。教师适时地让学生区分“长”和“探”,并请三个同学分别表演“探出头来”这个动作,并介绍为什么这么表演,为什么头转来转去呢?(学生:看春天)看到了什么?全班表演小竹笋探出头来,体会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陈老师作为重点来学习。在自主中学习,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学习“探”字时满是趣味盎然的样,学生很好地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而老师只是一个课堂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不正是沈大安老师所倡导的以生为本吗?
浅谈“了”字教学
北京华文学院陈轩 在HSK语法大纲中,动词的“态”分为5种,其中用“了”表示(否定式用“没有”或“没”表示)的“完成态”和“变化态”均被列入了A级语法项目,因此,“了”的教学被编排在初级汉语课本中。我们用初级汉语教材的语料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单句中用“了”的正确率为:高级班81.1%,中级班81.4%,初级班73.9%;语段中(该用“了”的句子)用“了”的正确率为:高级班55.24%,中级班50.02%,初级班36.69%;另外,语段中错加“了”的句子:高级班人均1.3个,中级班人均0.32个,初级班人均1.35个。与国内的语文教学相比,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了”问题凸显。本文旨在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在教学中出现的一般模式,摸索“了”字教学的一些规律。 一、专家学者对“了”的研究见解 1、关于“了”的争鸣 1.1词尾“了”:“完成”说、“实现”说、“实现—延续”说 刘利和庞月光、郭振华认为: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也包括假设的完成(例:做完了再出去玩儿),它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时间的句中。 刘勋宁把“了”叫做“实现体”的标记。 金立鑫采用经典实验科学的方法研究词尾“了”,得出如下结果: ①弱持续性动词施事主语句/动词后时段成分+了:“实现—结束”(例:他吃了一碗饭。他学了两年汉语。) &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