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语文 >> 语文课文教案 >> 正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查询语文课文教案的详细结果

周自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

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课文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五人墓碑记
    《一张车票》教案
    《根据文体创设亮点》教案
    航天女英雄――女教师克里斯塔•…
    装在套子里的人
    墨池记
    《听花开的声音》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课题:歌词三首
    《一张车票》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二十四课秋水(节选)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提要…
    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
    热爱生命(二)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三)杰克•伦敦
    《生命与和平相爱》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一)杰克•伦敦
    《小溪流的歌》说课材料
    《乡愁》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窗》教案设计
    排除法巧理思路——《拿来主义》教学…
    《歌词三首》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提要…
    《师说》学案
    《山市》教学实录
    一堂这样的语文活动课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山市》教学设计
    多一些宽容
    第三课荷花淀
    短评与读后感(语文观摩课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提要…
    《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永远的"合欢树",炽热而宁静的心空…
    紫藤萝瀑布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复习提要…
    语文版八册(上)第六、七单元复习提…
    《治水必躬亲》教学简案
    《蓝蓝的威尼斯》
    《人琴俱亡》教案
    《天上的街市》案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
    荷花淀
    《窗》教学实录
    《长亭送别》教案
    在“续写”中培养创新能力——《项链…
    《越巫》导学学案
    《小石潭记》学案
    陈涉世家第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D级)
    《满井游记》教案
    竹溪记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咬文嚼字——《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
    偶然与必然——《项链》教学片段实录
    《日本平家蟹》教学设计示例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教材初一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墨梅图题诗》教案设计
    《苍松怪石图题诗》教案设计
    《竹颂》教案设计
    《梅香正浓》教案设计
    《黄山松》教学设计
    “反弹琵琶”作文学教案
    项链
    《黄河颂》教案
    深入比较,把握规律——《荷花淀》教…
    《〈宽容〉序言》
    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道树》教学案…
    《钱塘湖春行》简案
    《江村小景》教案
    《一厘米》教案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我用残损的手掌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
    毛泽东词二首
    《我的老师》教案
    《窗》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案全集
    赤壁赋
    赤壁赋
    《窗》教学设计
    守财奴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下)
    《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祝福
    《雁门太守行》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提要…
    《称赞》课堂实录
    敬畏自然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石榴(苏教版八年级下)
    多一些宽容(苏教版八年级下)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苏教版八年级下)
    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
    《最先与最后》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八年级下)
    我的空中楼阁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讲话(苏教版八年级下…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见仪式上的答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苏教版八年级下教…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斑羚飞渡》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古典诗词欣赏课《竹里馆》
    《错过》教案设计(八年级下)
    纳兰性德《长相思》课件脚本
    《赵普》教学设计
    琵琶行
    《漫话清高》教案设计
    山市
    《药》简案
    《风筝》教学设计
    第一课:世间最美的坟墓
    《项链》
    书《洛阳名园记》后教案
    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苏教版八年级…
    《对联入门与练习》课堂实录
    生物入侵者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
    八年级语文(下)
    《项链》简案

    《琵琶行》教案
    项链
    《变色龙》教案
    项链(莫泊桑)
    《雨巷》阅读欣赏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外语
    与朱元思书教案
    《石壕吏》《杜少府之任蜀州》、《春…
    话题作文审题方法指导——“时尚”话…
    黎明的通知
    有的人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
    逾越雷池 方见晴空——《挖荠菜》综合…
    《行道树》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
    《梵高传》创新教学设计
    经典与时尚(习作练习)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
    《棉花姑娘》课堂实录
    形神兼备做仿句
    怡红院端阳嬉闹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
    蜘蛛
    《孔乙己》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简案
    《口技》说课案
    项链
    《窗》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
    岳阳楼记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教案
    >教案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蜡烛》
    生物入侵者教案
    《芦花荡》
    老王
    三十年的重量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花未眠》教案
    苏教七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皇帝的新装
    《死海不死》教学简案
    “以”字巧析
    《花未眠》教学设计
    “以”字巧析
    悼念玛丽·居里(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
    我的母亲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