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孔雀东南飞(并序)

查询课文教案解析的详细结果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导学生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的铺陈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五、背诵精彩诗段,并鉴赏诗作内容。
“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要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六、总结、扩展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课后阅读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兰辞》,比较体会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七、布置作业
1.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这就是偏义复词。请找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偏指什么。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4)其日牛马嘶,新妇人青庐。
2.在连贯的话语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谓之互文。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此手法的一项。()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铺陈排比的手法 艺苑的奇葩、杰出的范例
起兴与尾声


※资料库
一 《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弢)
因为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了人物的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称。作者否定了一切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试以焦仲卿、刘兰芝两人为例。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所以他母亲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很显然,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争,但描写时却又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特点──人物经历和性格上的特点。仲卿是深爱妻子的,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的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说什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一面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去告诉自己的母亲;兰芝死后,以他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活地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兰芝便和他不同。尽管诗篇以古典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里惯用的夸张的笔法,描写了她的知书达理,描写了她的妆奁和打扮,但在门阀社会里,“生小出野里”就说明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她是一个在小康人家生长起来的有主见的女子,美丽、聪敏、能干,虽然作者也极力写她的善良和温顺,但在善良和温顺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人民想像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种原始形态。这种刚性不一定要从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上去理解,而是更广泛地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当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他劝她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不过作者也不是简单地片面地处理这一点。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点幻想,仲卿和她告别,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在具体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她的惟一的希望。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拒:“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不可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应允了。
离开焦家的时候,拜母别姑,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再嫁期定的时候,裁衣作裳,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乃至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不表示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环境低头。很难考查有多少人在传唱过程中丰富了刘兰芝的性格,然而这的确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环境的残酷和转变提高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朴素的描写,将细节一丝一缕地扣入行动,使作品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追魂摄魄的感染力──诗的感染力。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
1954年3月于上海
(选自《唐文集》第九卷,社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本站论坛帖)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梦游天姥吟留别》个性教案
    《采薇》教案1(本站论坛帖)
    《采薇》教案2(本站论坛帖)
    《奥德赛》(节选)教案(本站论坛帖)
    《寂寞》教案(本站论坛帖)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行道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守财奴
    石榴
    《“布衣总统”孙中山》
    《差半车麦秸》(语文版九年级上)
    开国大典
    芦花荡
    记念刘和珍君
    像山那样思考(本站论坛帖)
    细微之处见真情
    漫话清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龚遂治渤海郡》教学案例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听潮》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
    桃花源记
    《名人传》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拣麦穗》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
    唐诗概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六一居士传
    泪珠与珍珠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案
    风筝
    《鉴赏歌词两首:那就是我、我们拥有…
    都江堰学案
    童年絮味
    谏太宗十思书
    道士塔
    伶官传序
    《芦花荡》说课稿
    《散步》教学案例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示例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我的呼吁》
    观潮
    湖心亭看雪

    巴尔扎克葬词
    灯下漫笔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项链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
    给布特勒的信
    《金色花》教案
    小巷深处
    《订鬼》教案
    巴东三峡
    周庄水韵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走进纽约
    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第1课时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本站论坛帖)
    记承天寺夜游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秋水》教学实录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
    《哀江南》教案
    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马说》教学设计
    《“KEO”人类未来考古鸟计划与我》科…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
    《董宣执法》教学设计
    《大小猫洞》
    项脊轩志
    清兵卫与葫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的呼吁
    项链
    齐桓晋文之事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参(草稿)(本…
    探究《世间最美的坟墓》《椰子树与平…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前方》教案(本站论坛帖)
    《劝学》教案(本站论坛帖)
    《师说》(本站论坛帖)
    《我心归去》教案(本站论坛帖)
    《想北平》教案(本站论坛帖)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济南的冬天
    《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帖)
    《热爱生命》教案学案一体化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本…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本…
    苏教版第三板块——历史的回声(千古…
    说明文写作知识回顾及常见应用文示例
    《散步》教案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忆读书
    苏教版《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设计(本…
    斜塔上的实验
    宇宙里有些什么
    《观刈麦》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18、陈毅市长
    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散步》教案设计
    《呐喊》自序
    像山那样思考
    道士塔
    囚绿记
    《故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沁园春雪》
    平安出行、健康成长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案例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
    白杨礼赞
    托尔斯泰墓:世间最美的坟墓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日出
    触龙说赵太后
    九年级语文下教案全集
    勾践灭吴
    胡同文化
    烛之武退秦师
    回归文本超越传统开放课堂注重体验—…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巴尔扎克葬词
    《孔乙己》教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别了,不列颠尼亚
    我的空中楼阁

    《济南的冬天》
    《竹林深处人家》
    空城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宽容》序言
    《陈情表》课堂实录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寓言四则》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思乡的旋律——《次北固山下》教学设…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纸船
    《董宣执法》教学设计
    《列子》二则
    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