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概说
|
查询课文教案解析的详细结果
|
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4、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晚唐诗歌又一变。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自我。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等诗都是咏史佳作。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个高峰。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晚唐后期的诗人们,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四、唐诗的形式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五、唐诗的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
1、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 、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临洞庭》等。
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
3、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4、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5、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作者邮箱: docken@tom.com
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唐诗概说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泪珠与珍珠 |
下一篇文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