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唐诗概说

查询课文教案解析的详细结果
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4、晚唐:是杜牧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晚唐诗歌又一变。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自我。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等诗都是咏史佳作。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个高峰。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晚唐后期的诗人们,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四、唐诗的形式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五、唐诗的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

1、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 、张继的《枫夜泊》、孟浩然的《临洞庭》等。

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

3、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4、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5、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作者邮箱: docken@tom.com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唐诗概说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本站论坛帖)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梦游天姥吟留别》个性教案
    《采薇》教案1(本站论坛帖)
    《采薇》教案2(本站论坛帖)
    《奥德赛》(节选)教案(本站论坛帖)
    《寂寞》教案(本站论坛帖)
    细微之处见真情
    《行道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守财奴
    石榴
    《“布衣总统”孙中山》
    《差半车麦秸》(语文版九年级上)
    开国大典
    芦花荡
    记念刘和珍君
    像山那样思考(本站论坛帖)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漫话清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龚遂治渤海郡》教学案例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听潮》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
    桃花源记
    《名人传》序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拣麦穗》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六一居士传
    泪珠与珍珠
    长亭送别
    >教案
    风筝
    《鉴赏歌词两首:那就是我、我们拥有…
    都江堰学案
    童年絮味
    谏太宗十思书
    道士塔
    伶官传序
    《芦花荡》说课稿
    《散步》教学案例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示例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我的呼吁》
    观潮
    湖心亭看雪

    巴尔扎克葬词
    灯下漫笔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项链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
    给布特勒的信
    《金色花》教案
    小巷深处
    《订鬼》教案
    巴东三峡
    周庄水韵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走进纽约
    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第1课时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本站论坛帖)
    记承天寺夜游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秋水》教学实录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
    《哀江南》教案
    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马说》教学设计
    《“KEO”人类未来考古鸟计划与我》科…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
    《董宣执法》教学设计
    《大小猫洞》
    项脊轩志
    清兵卫与葫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的呼吁
    项链
    齐桓晋文之事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参(草稿)(本…
    探究《世间最美的坟墓》《椰子树与平…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前方》教案(本站论坛帖)
    《劝学》教案(本站论坛帖)
    《师说》(本站论坛帖)
    《我心归去》教案(本站论坛帖)
    《想北平》教案(本站论坛帖)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济南的冬天
    《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帖)
    《热爱生命》教案学案一体化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本…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本…
    苏教版第三板块——历史的回声(千古…
    说明文写作知识回顾及常见应用文示例
    《散步》教案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忆读书
    苏教版《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设计(本…
    斜塔上的实验
    宇宙里有些什么
    《观刈麦》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18、陈毅市长
    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散步》教案设计
    《呐喊》自序
    像山那样思考
    道士塔
    囚绿记
    《故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沁园春雪》
    平安出行、健康成长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案例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
    白杨礼赞
    托尔斯泰墓:世间最美的坟墓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日出
    触龙说赵太后
    九年级语文下教案全集
    勾践灭吴
    胡同文化
    烛之武退秦师
    回归文本超越传统开放课堂注重体验—…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巴尔扎克葬词
    《孔乙己》教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别了,不列颠尼亚
    我的空中楼阁

    《济南的冬天》
    《竹林深处人家》
    空城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宽容》序言
    《陈情表》课堂实录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寓言四则》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思乡的旋律——《次北固山下》教学设…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纸船
    《董宣执法》教学设计
    《列子》二则
    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