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写作指导
|
查询教案和原文的详细结果
|
南京九中 陈元芝
一、初步感受“雄辩”的力量。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也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事实,还须雄辩,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请看全国第三界大学生辩论赛上的一段精彩的辩论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看了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语言华美、论辩有力、有理有据等。
二、事实如果没有“雄辩”会怎样呢?
请看我们熟悉的一个故事:
(请一生朗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在吴晗《谈骨气》中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的确,文章中就说:“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材料与观点的组合,能让人信服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对此材料,可能还有其他的理解。那么对于这则材料你还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师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人对此都抱赞赏态度,我却不以为然。试想,一个人已饿至将死,形容枯槁,还有何气度可言呢?这食物诚然是嗟来的,但有何妨呢?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暂忍一时之辱,以图有为于将来,有如越王勾践之为,留得青山,卧薪尝胆,方才有重振雄风之日,如此“大丈夫”不更令人击节赞叹吗?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由此可见,事实如果没有雄辩就不能证明观点。
三、有了事实如何进行“雄辩”呢?
请完整地看一下我们的课文(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课文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说理的呢?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你看出“雄辩”需要注意什么吗?
——需要仅扣事实材料,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使“雄辩”成为联接观点和材料的桥梁。
四、“雄辩”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1.因果分析法:
如上面《谈骨气》中的这段分析,它是从态度和目的两个方面分析原因的。这样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2.条件分析法:
出示课件《勤能补拙》,“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学们可以看出这是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3.假设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话:“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这段是从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4.对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另外还有比喻分析法等其他的分析方法,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了。下面我们就运用所介绍的四种分析方法来做一点练习,让刚才所学到的知识能转化为我们的能力。
五、你能运用所学方法为你的观点进行“雄辩”吗?
1.课件出示事例,请学生朗读。思考:对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号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也不去8号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却好奇地偏要刨根问底。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不可。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地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送个总经理。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进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那个禁区,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注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上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那个纸牌拿来了?” 年轻人不解地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从年轻人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观点有:①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才能有所创新。②敢于叩问,才会有所发现。③勇于探寻,才能获得成功。④不避风险,方见英雄本色。⑤勇于开拓,才能开辟新天地。
从总经理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观点有:①任人唯贤。②科学选拔人才。③慧眼识英才。④知人善任:根据销售部经理所特有的素质要求,设定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查,因而他的任命也是成功的。⑤信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
3.写作片段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雄辩”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翻“雄辩”。
4.交流,评价,完善。
六、小结。
结束语:生活中有很多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如友谊之门、机遇之门、成功之门等等,我说只要我们能勇敢地叩门,大胆地走进去,呈现在你眼前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作者邮箱: cyzcyz_111@163.com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和原文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写作指导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王士禛《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教案 |
下一篇文章: 庄周买水课堂实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