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城南旧事

查询教案教学设计2的详细结果

【感谢作者“小张(昵称:校长)”的分享和记录,本文正文部分由小张之父撰写,附录部分由小张撰写。曾撰文:《我和美女开个会》、《白鹿塬让人心踏实》、《候车室》等。INXIAN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题记:老爸前段日子忽然很潮的在网上和我聊天,我很意外很惊喜地发现他还开通了空间。然后就看到了他写的这个文章。我一下子就哭了,我当时就想搭车回家抱住他,说声:“爸,我懂你,我真的懂你~”

故园已逝

2000年3月16日,农历庚己年二月十一,星期四。因街道拓宽工程的需要,早上我帮着老父亲与老母亲搬出了住在南街的小院子,门牌号:南大街93号。

在我目光的注视下,老房子被工程队一点一点的拆了,看着它的消失就像是送别一位老者的逝去,因为从这时起我将再也看不到老屋的影子了,永远的看不到它了。

1992年的合影
1992年3月12日,姊妹中老五征兵入伍前唯一一张全家人在院前的合影

过去的日子里,在这个陈旧略现古老的院落中,父亲和母亲艰辛的养育着我们家中子妹弟兄五个孩子。他们看着我们在这里一个个渐渐长大,看着我们一个个跨出家门,走向社会,去寻求属于自已的生活,去走向各自的人生旅途。而现在,这所院子,我的家园,就在几个民工的大锤与机器的轰鸣中,随着尘埃的逐渐落定,匆忙且落魄的消失了,带着以往的记忆永远的去了。留下的只是我心中无限的苍凉与内疚。

在最后离开老屋的那一刻,我看到在年迈父母的眼中掠过了一丝忧伤的目光,有着几分的无奈,有着几分的不舍,还有着几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那个曾经永远不屈于现实的苦难的父亲,那个始终默默地承担并为了这个家竭尽全力的老头,那个行伍出身的国军老兵,却在此刻,在他的目光里多了一丝的疲惫,一丝的迷茫与落魄。

那目光深深的刺痛了我,我眼中忽然间竞落下了泪来,我内疚于只能看着曾经长大的家园,而今父母的栖身之地被毫不保留的拆除殆尽,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让老人们继续在此颐养天年,安静打发剩下的时光;内疚于年迈的老两口还要继续迁徙,寻找未知的生活环境并试着慢慢地适应,对于老人们,这实在是太难,太折腾的事情。

2007年3月14日,父亲去世了,在他搬离这所院子的第七年,带着之前在这个院子的所有记忆,永远的离开了我和家人。有时我会想,这所小院应该跟他的大部分记忆始终维系着,也许他离世之时还依然觉得活在那里,依然想回到那里度过最后的时光。或许,父亲是有些遗憾的走了。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我回想起老两口那片刻的目光,心中总是酸楚的记忆。

我之所以感慨,是因为这个院子承载了全家太多的情感,也有我童年的欢乐,青年时的彷徨。一想起它,便能带给我太多的回忆。每当想起往事,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儿时那欢乐的景像和家的温暖,那个时候总是幸福的,我是多么想留住时光的脚步,将我永远定格在童年的生活中。但是我无法挽留住时光,留下的只有淡淡的记忆。

左右邻居

在1963年的夏天,我们家从西大街搬到这所院子。院子是父亲经人介绍租给我们的,租金每月二元钱。这个院子的房主姓张,是一个落破的商户人家,老家在乡下,曾经在这院子里营过中药铺和盐店。入住到这院子后不久,我在帮着父亲打扫屋里的卫生,从糊在墙上的报纸中一幅图片里我知道了一个头戴军帽,手握钢枪,眼神闪闪有光的人民战士——雷锋

那个时候,人们总是笑得很甜,家里的小孩总是很多
那个时候,人们总是笑得很甜,家里的小孩总是很多

院子里那时住着父母、我和大妹、三叔父五个人。因为当时三叔还没成家,所以就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住在后屋,我们住在前屋。在我们搬来以前,院里已住了三户人家,也都是租住户:

  • 一户是城南乡下的,姓什么不记的了,只记得有个儿子叫玉田;
  • 另一户是河南人,母子俩,住在这是因为医病。儿子叫小春,十七、八岁。他的母亲,一个瘦瘪老太太,整天睡在坑上肚皮涨鼓着,不时的呻呤着,常看有医生来给她抽肚子里的水,这是我儿时记忆里最恐怖的一个景象;
  • 后面一个小院里住着一户姓高的人家。主人叫高凤岐,是城北凤凰头村的农民,住在城里是因为要给生产队里积肥。家里姊妹六个,连同他爸妈都住挤在一个破屋子里,起早贪黑拼命挣着工分。

艰难世事

家里的生活那时候全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系。父亲没有上过学,也没有手艺,只能在县运输公司当装卸工出卖劳力。工作很苦很累,每月的工资也不过四十多块钱。三叔父靠每天在街上帮人打些零工或是贩买些水果、蔬菜之类挣点钱贴补生活。一家五口人的曰子过的十分艰难。

过了几年,三叔父从山东老家娶了婶娘带回家来,不久后他一家人搬到了东关另住了。在那里他摆了个贩卖蔬菜的地摊,生意还算良好,勉强的维持着生计。

我这个时候正上小学四年级,在这一年学上到一半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县城里到处红旗飘扬,红袖章、语录牌、呼喊声、锣鼓声整日整日的充斥于街头巷尾。街头两边贴满了大字报,花花绿绿的传单像雪片般从城墙上洒落下来,引的地上的人们发疯似的抢夺。街上多了很多穿军装戴军帽的人,时不时的有人被拉在街头游街批斗。没有课上,我和小伙伴们感到了无比的自由,每天听着大广播里播放的新闻和革命歌曲,看着这个热闹十分的世界,感觉很是新奇。大家每日里在街上东跑西窜,想上哪上哪,寻找着热闹与新鲜…

1966年秋天的一日,几个红卫兵冲进我家来上门破四旧,打开了一直锁着的阁楼,之后一顿乱翻之后从里面拿走了一些物件和书籍,一边喊叫着一边兴奋的冲出打门走了。我和父亲上楼去锁门,看到了楼上到处洒落着中药和落满尘土的杂物。不忍心房主物品再遭损失,父亲和我一起收拾整理起散落的物件,整理中我看到很多泛黄的旧书,内容有药书、医书,有古籍小说,有明清线装版的三侠、七侠五义,也有民国印制的小学课本等等。草的加以收拾整理后,父亲怕引来日后的是非,便继续锁上了阁楼的大门。

因祸得福

在后来,我背着家里常常上楼偷偷翻看这些当时我并看不明白的古旧书籍。时至今日,我的家中还保留着几本这间阁楼的旧版书籍。我长大后才慢慢地知道其中到底写些什么,现在想来,那时的偷看应该算是我最初的教育启蒙。

矿石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以及其他收藏品

又过了几年,我经常会看着百货商店里那个会说话的匣子默默地发呆。看着里面没人,却能讲话还能唱歌,我很是好奇。它深深的吸引着我,兴趣一天天加深。有一天下午,在邻居家我发现一个青年正在摆弄一个叫做“矿石收音机”的东西。架上天线,接上地线,戴上耳机,然后再在土里面倒上点水,耳机里就能听到广播电台的播音声。太神奇了,我一下子被折服了,一下子对这么神奇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个下午整整半天,我始终没有离开邻居家,一直看着那个青年怎样制作“矿石收音机”。吃完晚饭,我又跑到邻居家去看,整整一夜都没回家,一直帮着青年鼓捣线圈、矿石。直到天亮,终于从耳机里听到了伴随着杂音的电台节目,也不觉得困倦。我兴奋的又听了半晌午。

从那以后,我逐渐地认识了矿石,单联、双联可变电容器、三极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做一台矿石收音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可没少光顾三叔父的菜摊,偷偷的拿了他的钱去买零件。被他发现后自然也没少挨三叔的骂,每一次试验失败,就伴着他的一次训斥,最后弄的三叔父看见我就头痛心烦。

三叔去了

终于一天我的“矿石收音机”成功了,我如痴如醉的整日带着它收听这电波,而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这样的举动在青年中绝对是个时髦的事情。然而这样的举动几次也被险些引来事端,理由是:里通国外匆匆的我又将这个玩意默默地收了起来。

1969年春天,全国开展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教学设计2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城南旧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守财奴》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思路
    陈奂生上城
    话题作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实…
    《祝福》教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周处
    祭十二郎文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国石拱桥
    万紫千红的花
    万紫千红的花
    写信指导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短文两篇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闺塾》教学思路
    智取生辰纲
    《石壕吏》简案
    万紫千红的花
    《凡高传》
    守财奴
    边城
    再别康桥
    外国散文两篇
    愚公移山
    金黄的大斗笠4
    创新作文辅导之:——不良现象
    内蒙访古
    《白杨礼赞》教案
    孔乙己
    鲁迅自传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学当小小红学家——我教《葫芦僧判断…
    白毛女
    老导演竞赛单元入围作品:《城南旧事…
    1   荷塘月色
    荷 塘 月 色
    [一次生活体验]挖荠菜
    《挖荠菜》导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梅花魂
    白毛女
    运用RE阅读进行古文教学《陈涉世家…
    愚公移山
    白毛女
    愚公移山
    白毛女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自传、小传与自荐信的写作
    葡萄沟
    挖  荠  菜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
    我的叔叔于勒
    炉中煤
    邹忌讽齐王纳谏
    白毛女
    天高任鸟飞,网大由人上
    荷塘月色
    记忆中的那些城南旧事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登泰山记
    《宽容》序言
    苏州园林
    缩写《小抄写员》教案
    《我和**》作文指导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守财奴》说课稿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说课教案
    人是什么
    想像作文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课程改革下突出语文教学魅力,分层诵…
    “不甘心”的快乐
    活板
    记一辆纺车
    《黄鹂》 教案
    苏轼词二首
    门槛
    鲁迅自传
    在烈日和暴雨下
    鲁迅自传
    小石潭记资料
    写一个通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低语《城南旧事》
    宿建德江

    长城
    可爱的草塘
    卢沟桥的狮子
    报任安书
    文体知识复习
    挖荠菜
    李白词二首
    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藤野先生
    挖荠菜
    开国大典
    城南旧事
    珍珠鸟
    雅舍
    城南旧事
    林黛玉进贾府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