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陈奂生上城

查询教案教学设计2的详细结果


徐蕾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主题。

2、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陈奂生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成功地刻了某类农民的性格,塑造了新时期初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陈奂生这个典型形象有助于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有助于认识80年代初的农民群众。指导学生从这个高度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就能认识作品的价值。

本课拟采用比较阅读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式程序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背景知识介绍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的面貌。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在八十年代的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现了许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儿女们》、《乡场上》、《芙蓉镇》、《李顺大造屋》、《哦,香雪》、《桃花沟的娘儿们》、《流泪的红蜡烛》等。

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主要写了一个农民陈奂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歌颂了党的政策。因此,我们要想更准确的把握陈奂生这个人物和本文的主题思想及高晓声的创作风格,就可以读一读这四部分作品并加以比较和分析。

2、相关评述:

陈奂生上城,是一个有趣的题材。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县招待所高级房间了,也就是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以此观照陈奂生。这样,农民的境况就的到了辨证的表现:温饱问题是初步解决了,但是生活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很低;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这样辨证地表现新时期初期的农民,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中国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很长很长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了不起的,但是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二、导入新课

导入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新时期的初期,我国的农民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又是怎样的呢?

三、整体感知全文,讨论问题。

1、本文质朴自然,但有巧妙的情节设计,有耐人寻味的伏笔。本文情节特点可用“一奇五巧”来概括。

“一奇”:“漏斗户主”竟住进了高级房间。

“五巧”:卖油绳可见粮油有余是一巧;买帽子既显生活稍有改善又因“好象变娇”,“怕脑后风了”而暗示着要得感冒是二巧;渴求精神生活反映农民的变化是三巧;选择车站这一地点去卖油绳并睡在那里而没有来得及回家,因而与吴书记相遇是四巧;因感冒而入高级房间从而得以表现陈奂生的心理、思想是五巧。

2、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这是本文开篇第一段,有何作用?

提示:从内容上看,本段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事件。即:陈奂生上城。为后文的展开打下基础;从结构上看,本段既是为扣题,也是为后文的展开设置悬念。昔日常年负债的穷苦农民,因何今日却“悠悠”地上城来呢?

〔2〕第二段中“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暖烘”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其一,可揭示背景:“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既可以指陈奂生上城时的天气情况和季节,即自然环境;也可以暗示当时中国社会刚刚被一场政治“寒潮”侵袭过,政治环境正在不断好转,揭示了当时正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长整个社会的变化,即社会环境。

其二,可烘托人物心情:“微风轻轻吹,太阳暖暖烘”句,不只是实写天气,更主要的是烘托出陈奂生这位“漏斗户主”经济处境因政策的改进而改善后的舒畅、幸福的心情。

〔3〕怎样理解陈奂生在“漏斗户主”的帽子不翼而飞之后“非买一顶帽子不行”,而且“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的情节?

提示:“漏斗户主”的帽子不翼而飞,正表明陈奂生的生活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得到改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而要买一顶“刮刮叫”的帽子也正是这一改善的具体写照。同时与”怕脑后风了“联系起来,巧妙地为后文陈奂生因没买帽子而得了感冒作了必要的铺垫。

〔4〕小说结尾含义丰富而深刻,令人拍案叫绝,对其结尾的意义应如何理解?

提示:其一,陈奂生的想法、做法与其“前辈”阿Q是相同的。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过是“自欺”罢了,而陈奂生不仅“自欺”,而且“欺人”;给为可悲的是,被“欺”之“人”居然买他的帐!其二,令人尊敬的事不是发明和制造汽车,设计和修建房,而是坐小汽车和住高级房间。这真是咄咄怪事。其三,揭示了农民意识深处的封建等级观念及农村社会的落后。其四,和《项链》的结尾一样,既让人大出意料之外,又点点都在情理之中,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

四、准确把握人物,体会小说的主题

1、从陈奂生的言行举止、物质追求、精神追求几方面分析其人物形象。

提示要点:狭隘、患得患失;勤劳,易于满足;老实单纯,讲求实际。典型的善良、正直、无锋无芒、无所专长、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中国农民形象。

2、研讨以下的问题:

〔1〕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

提示要点:陈奂生追求的精神生活,不外乎是说东道西、妙语惊人之类,以求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饿地位。这显然带着浓厚的小农色彩。

〔2〕陈奂生住招待所花了五元高价,内心感受十分复杂,这既说明农民勤俭的本质,又说明他们的狭隘、为个人生活患得患失和封建等级观念。这些分别表现在哪里?

提示要点:花了五元高价,对招待所的物品从十分爱惜变为任意作践,用提花枕巾擦脸,不脱衣服钻进被窝,表现出农民的自私狭隘。

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这表现了农民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

〔3〕陈奂生身上的进取心和落后面,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

提示要点: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他充满喜悦心情,也萌生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也开始有了追求。

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和农民身上同样存在。因为陈奂生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一夜也房间,人们马上对他友好、羡慕、尊重。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

3、讨论理解小说的主题

提示要点:小说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和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 慨叹。

五、研究小说的心理描写

1、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刻。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心理独白、作者描述、人物语言等直接的心理描写,同时还运用了景物描写烘托,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间接的心理描写,全面、细致、真实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而且作者注意把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与情节的发展相结合,随时随地地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2、以《陈奂生上城》的第一、二段和《项链》的第三、四段进行比较分析,体会揭示人物心理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写得细腻、深刻。

《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用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像西方小说一样,注重心理描写,但这种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肖像的描写,对景物、天气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这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

六、布置作业:

                    学案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教学设计2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陈奂生上城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守财奴》教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思路
    话题作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实…
    《祝福》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醉翁亭记
    短文两篇
    周处
    中国石拱桥
    万紫千红的花
    万紫千红的花
    万紫千红的花
    金黄的大斗笠4
    《守财奴》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愚公移山
    《闺塾》教学思路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守财奴
    边城
    再别康桥
    外国散文两篇
    自传、小传与自荐信的写作
    祭十二郎文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内蒙访古
    《白杨礼赞》教案
    孔乙己
    鲁迅自传
    梅花魂
    1   荷塘月色
    运用RE阅读进行古文教学《陈涉世家…
    白毛女
    学当小小红学家——我教《葫芦僧判断…
    荷 塘 月 色
    [一次生活体验]挖荠菜
    《挖荠菜》导学设计
    挖  荠  菜
    创新作文辅导之:——不良现象
    写信指导教案
    《石壕吏》简案
    愚公移山
    白毛女
    愚公移山
    白毛女
    白毛女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登泰山记
    老导演竞赛单元入围作品:《城南旧事…
    五柳先生传
    我的叔叔于勒
    炉中煤
    邹忌讽齐王纳谏
    葡萄沟
    白毛女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凡高传》
    记忆中的那些城南旧事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苏州园林
    廉颇蔺相如列传
    林黛玉进贾府
    智取生辰纲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门槛
    《我和**》作文指导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写一个通知
    小石潭记
    报任安书
    苏州园林
    戏曲大舞台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守财奴》说课稿
    《黄鹂》 教案
    缩写《小抄写员》教案
    天高任鸟飞,网大由人上
    城南旧事
    《项脊轩志》说课教案
    课程改革下突出语文教学魅力,分层诵…
    “不甘心”的快乐
    活板
    记一辆纺车
    藤野先生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鲁迅自传
    在烈日和暴雨下
    鲁迅自传
    小石潭记资料
    文体知识复习
    想像作文教案
    紫藤萝瀑布
    城南旧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长城
    可爱的草塘
    卢沟桥的狮子
    开国大典
    《胡同文化》教案
    李白词二首
    人是什么
    苏轼词二首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挖荠菜
    宿建德江
    珍珠鸟
    雅舍
    城南旧事
    低语《城南旧事》
    《宽容》序言
    挖荠菜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