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记一辆纺车

查询教案教学设计2的详细结果

                           马新平 
教学要点:
1、讲清楚散文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以某种事物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叙述、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着重理解通过丰富的联想开拓、深化主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继承延安革命传统,发扬延安革命精神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想:
1、通过丰富的联想开拓深化主题这一散文特点是本文的重点,因此要讲情作者是怎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展开联想的,由纺车想到了哪些事物,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独特的比喻要讲清这些比喻好在哪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熟读5、6、7、9段,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纺线劳动的热爱的感情。
4、简介一些有关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背景材料,讲第3、段时穿插介绍一下王震率359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从而使学生理解纺线劳动的深刻意义。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散文知识及散文主要特点。
2、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以学生自读独立完成为主。
3、介绍一些时代背景,易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学习散文知识
1、学生自读单元提示
(1)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散文的特点
A.形散神不散
形  选材自由
形式灵活
散  结构自由

神  主题明确集中

散  要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B.语言凝练、优美
(3)散文分类
根据内容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
不同一般  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
分为三类  说理散文:着重抓住一两个典型事物,阐明某种道理。
二、导入新课
由《南泥湾》《大生产》等歌曲引出本文。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吴伯箫: 现代著名散文家。他创作了许多散文,散文集有《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
2、写作背景:
(1)抗战时期的陕北生活
A.陕北根据地的生活
B.有关蒋介石对延安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的情况
C.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情况(王震的359旅)
D.介绍有关毛主席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文第3段末句作了总结性的说明。)
E.纺线竞赛的知识和场面(本文第7段)
   当时每人一辆纺车,要想穿衣服就得自己纺线。
(2)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2月,当时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应该如何对待面临的困难,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向人们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旨在激励人们革命的斗志,激励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此时作者写了《记一辆纺车》(穿)等一组散文,其中还有《菜园小记》(吃)《窑洞风景》(住)《歌声》(精神生活)。
四、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生字:
dìng  jiàn  xì   kòu   bì  zhǒu  ài    xié   wō  zhuó  méng lóng  
锭    间   隙    寇   敝   帚   碍   和谐   蜗   着陆    朦   胧
suì  náo  pú  liàng  cuō   hōng  shài   chóu  yǘn chèn  gǒng 
穗   猱   蒲   晾    搓    烘    晒   报酬    匀  称    拱
2、解词:
敝帚自珍   和谐   朦胧   从容自如   凯旋   幕天席地   环拱
3、预习与思考一
五、思考题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2、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3、题目是《记一辆纺车》,全文仅仅写这一辆纺车吗? 
4、围绕这条线索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的?
5、作者通过对延安的回忆表明的主旨是什么?(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6、本文语言有何特色?
六、布置作业
1、生字
2、朗读
第二课时
赏析课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
2、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初步体会散文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叙事、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线索。
2、初步体会散文特点。
教学难点: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复习生字词语。
2、检查预习情况。
二、朗读课文
三、理清结构(结合预习与思考二)
第一部分(1):点出对曾经使用过的一辆纺车的深切怀念。
第二部分(2——10):作者从纺车的性质、作用、纺线劳动的乐趣、纺线劳动的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
分三层:
第一层(2——4):写纺车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标题可为“纺车”或“纺车的作用”)
第二层(5——9):写纺线劳动的乐趣。(“纺线”或“纺线的乐趣”)
第三层(10):指出纺线的重大意义。(“纺线的意义”或“劳动的意义”)
第三部分(11——13);再次抒发对那辆纺车的深切怀念。
四、分析重点段,再次理清线索
——以一辆纺车为线索展开联想。
(一)对纺车的怀念(旅伴、战友)                     (1)
记    (二)怀    纺车     普通   和农村的纺车一样          
            念     的             延安的军民都使用          (2)       
一          纺     作用   不普通   解决生活问题             (3)  
            车   (2—4)          自己纺、用,意义特殊     (4)  
            的
辆          原    纺线    劳动的乐趣                        (5)  
            因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教学设计2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记一辆纺车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守财奴》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思路
    陈奂生上城
    话题作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实…
    《祝福》教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周处
    祭十二郎文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国石拱桥
    万紫千红的花
    万紫千红的花
    写信指导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短文两篇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闺塾》教学思路
    智取生辰纲
    《石壕吏》简案
    万紫千红的花
    《凡高传》
    守财奴
    边城
    再别康桥
    外国散文两篇
    愚公移山
    金黄的大斗笠4
    创新作文辅导之:——不良现象
    内蒙访古
    《白杨礼赞》教案
    孔乙己
    鲁迅自传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学当小小红学家——我教《葫芦僧判断…
    白毛女
    老导演竞赛单元入围作品:《城南旧事…
    1   荷塘月色
    荷 塘 月 色
    [一次生活体验]挖荠菜
    《挖荠菜》导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梅花魂
    白毛女
    运用RE阅读进行古文教学《陈涉世家…
    愚公移山
    白毛女
    愚公移山
    白毛女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自传、小传与自荐信的写作
    葡萄沟
    挖  荠  菜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
    我的叔叔于勒
    炉中煤
    邹忌讽齐王纳谏
    白毛女
    天高任鸟飞,网大由人上
    荷塘月色
    记忆中的那些城南旧事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登泰山记
    《宽容》序言
    门槛
    缩写《小抄写员》教案
    《我和**》作文指导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州园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守财奴》说课稿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说课教案
    城南旧事
    想像作文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课程改革下突出语文教学魅力,分层诵…
    “不甘心”的快乐
    活板
    藤野先生
    《黄鹂》 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鲁迅自传
    在烈日和暴雨下
    鲁迅自传
    小石潭记资料
    文体知识复习
    写一个通知
    紫藤萝瀑布
    城南旧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长城
    可爱的草塘
    卢沟桥的狮子
    开国大典
    报任安书
    李白词二首
    人是什么
    苏轼词二首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挖荠菜
    宿建德江
    珍珠鸟
    雅舍
    城南旧事
    低语《城南旧事》
    林黛玉进贾府
    挖荠菜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