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想知道人是什么东西,这让我记起了很多往事。有些是愉快的,有些是恼人 的。即使是记忆那便是已经消失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就现在我坐在电脑前的每一分 每一秒也都在相继离去,消失,最终成为记忆里的东西。
一切都在消失,一切都在逝去。人不是也在消失吗,尽管有精神里的,那么随着人 的肉体的消失怠尽,精神还有存在吗?有些人的精神是存在的,但也不过是记忆里的记忆东 西罢了。这也许为什么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了吧。
说了半天,俺怎么感觉人只是一个过路的幽灵。附在生物身上变成了人的两撇。俺 不敢预料,真的要是有复仇女神这颗遥远的褐矮星存在,那么3000万年一次的地球的毁灭是 不是在今天或是明天?那这精心构筑的现代文明变成谁的记忆了呢,是宇宙本身还是地球自 己?人又将会是什么东西了呢?
是离地球最近的火星还是看不见那遥远的黑暗里的还不能确定的褐矮星能记起还有 一个兰色的星球,有这样一群自称为人类的动物曾经百折不挠地窥视他们存在的价值呢?我 不能肯定的是,人到底是什么的存在又是什么的记忆?
人类历史有很多可以炫耀的东西,比如一具远古的人类尸体。人类为了寻找记忆将 过去的翻出来反复琢磨,到头来那称为永恒的真理一个个被推翻一个个被否定,甚至为了证 明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不惜把地球碾碎了,以至于那最微小最娴静的微小粒子都放在显微 镜下看个明白。人类以为可以聪明到自己是至高无上的高级高级动物,却还是摆脱不了自己 就是动物本身这个事实,而且蔑视其他东西存在的价值。
科学家说的自组织,从微生物到宇宙要是真的是自组织的话,人类有必要打破这样 的自组织吗。人类把视角伸向亿万年前的宇宙是不是能让人改变自己的寿命,或者也只能避 免一次自然的毁灭?即使人有上百亿上千亿上万亿年的寿命,只要是生物就躲不了消失的结 果。那么探索的意义最终在哪个东西上呢。是不是人类强加给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必要在混沌 里澄清一些什么东西呢,或者说是澄清自己也是那微不足道的小小尘埃?
这让我记起了佛教徒的祷告,阿弥佗佛!当我想知道人是什么东西时,就喊声阿弥 佗佛。窥视人类自己是个痛苦的过程,还是念句佛号来的悠哉。
人是什么(创新教案)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设想:批判性地阅读课文
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A导入
上篇课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谈的是人生话题,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阅读赵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吧。
B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1、文章的中心是什么?2、梳理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C批判性地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中心
思考:标题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明确:文章文题不符。
(2)思路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前部分,列举古进中外如爱因斯坦、雨果等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部分的中心点很明朗,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作者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提出“把握现时”。
思考:有人说,文章两部分是互不相关的,对“人是什么”的回答不同,两部分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你以为呢?
明确:前部分的中心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则讲要把握现时。两个部分至少联系不够紧密,有点脱节。
2、局部具体研究
1)文章第二部分虽然强调要把握现在,但是文字太少;最后一段文字也是在突出要憧憬未来:主次不分。
2)第8页上2段(雨果和加缪的例子不能证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回答”)和第9页下3段(“童梦”不能统率失恋的事例,只能统率“少年时光”)观点和材料不一致。
3)第10页下3段第1句有语病,删去“因为”。
4)倒5段1和0的类比说明实在别扭,不恰当。
D布置作业(略)
设计人: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人是什么 人 是什么? 爱因斯坦在晚年曾做过如下一段自白: 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该以此去打扰别人.鱼对于它终生在其中游泳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 但是,爱因斯坦从多个侧面做出了较明确的回答 :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伫立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着我的人生航程.在其它许多地方,爱因斯坦则非常明确的语言和结论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万古恒新的问题: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道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先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