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反馈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四、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缕( )搂( ) 腮( )鳃( ) 玷( )坫( ) 秉( )兼( ) 衰( )衷( ) 梳( )蔬(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冰凉──( ) 爱惜──( ) 慈祥──( ) 稀罕──( ) 3.补充词语 ( )的梅花 ( )的泪眼 ( )的小溪 ( )的波纹 ( )的印象 ( )的舞姿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尽管……还……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为…… (1)( )受到了风雪的欺凌,梅花( )是不屈不挠地傲雪挺立。 (2)( )爷爷热爱着祖国,( )他念念不忘要回祖国去。 (3)这幅梅花图代表的( )花,( )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王芳( )要这样做,( )想给予他温暖。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2、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
3、生回答。
4、师: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①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图; 5、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