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部分。 二、“读读背背”的内容是三段古文名句,说的是治学、立业方面的道理。 第一段话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第二段话选自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是: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磨练、研讨才能形成。分两层,先说骨(角)、象牙、玉、石这些材料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加工成宝器,再说人的知识、才能也跟“骨象玉石”一样,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 第三段话选自《荀子·劝学篇》,是说,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分两层意思,每层都有两个分句。先说,好的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远,差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然后说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此题重点在朗读和背诵,在理解上不必花太多时间。可提供些注释,或让学生自己查字典。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说说大意,教师相机指点一下。然后再对朗读作必要的指导。 以下注释供参考。 博:广博,广泛。审:详细,周密。慎:谨慎,慎重。 明:明白,清楚;明确。笃:坚定。 犹:如同,好像。骐骥:骏马,好马。驽马:劣马。 锲:刻。舍:放弃。镂:雕刻。 朗读停顿、重音处理参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注意“切”在这里读第一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阅读”安排的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让学生体会“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展示给人的美好意境。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只有充分读书,才能了解画家们是怎样画的;只有了解了画家们各是怎样画的,才能体味出蝴蝶追逐马蹄这幅画的妙处。要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让他们说一说。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们可能说选中的这幅画“妙”在用蝴蝶来表现“香”字。画家没有画花,却画了爱追逐花香的蝴蝶,不禁使人想到,踏花的马蹄因沾染了花的香气也变香了,以致引来了蝴蝶,可见花该有多香多繁茂啊!春天的景色该多么美好多么醉人啊!画面不见一花,却让人感觉春意盎然,花香袭人。有的学生还可能说妙在对诗意的独特理解上。只要说得合理,就应肯定。 这篇短文的最后原有一段评论的话,现抄录如下,供教师指导学生时参考。 “在‘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到,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画,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马蹄踏花泛起的香味。” 短文后的第二题,视学生情况而定。平时留意、在这方面有积累的,就让他们说一说,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假如学生没有什么内容可说,就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留意观察,用心体会。 四、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评议作文选”。目的是通过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交流编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进行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关键,是提前组织学生编好个人作文选。《积累·运用一》的“实践活动”已安排了选编自己作文选的活动。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编好,可在这次“口语交际”前督促一下。 评议作文选之前,应把每个人编的作文选陈列出来,同学互相观摩,分小组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特点和长处。然后,每组向班级推荐几本作文选,说明理由,其他组同学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辩,评出几本班级优秀作文选。最后,全班交流编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请评上班级优秀作文选的同学,介绍编作文选的经验。再共同讨论,如何把编作文选的工作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五、本次“习作”是让学生给远方的亲戚或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面临小学毕业的一些情况和想法,免去他们的挂念。 这次习作,虽然文体上统一要求写信,但是写信的内容是每个学生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应该说人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次习作不是虚拟情境的练笔,而是一次真实的通信活动。 有条件的,可用信纸誊抄后寄出去,也可以发电子邮件。 要启发学生展开思路,根据要求把信写得具体、真实,并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口气。还要适当提醒一下书信和信封书写的正确格式。 因为是真实的通信,习作过程中的互相评议、修改和习作后的讲评,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写的内容可以公开,就自愿地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主动请大家评议、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