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上学期 >> 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教案 >> 正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查询语六年上教案的详细结果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

  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主动探究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疑点

  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

  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

  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

  (二)解决办法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

  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

  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NextPage]

五、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勾难点、疑点。

  (这里学生提出的难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诗中“延河”、“枣园”、难泥湾”、“杨家岭”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太了解。教师可借助图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对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告诉学生待下一步解决。)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朗读时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韵律美之中。

  (三)学导结合,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首先把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组间相互补充,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如,对重点句子“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适当点拨:“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课文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全诗通篇围绕追寻延安展开。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②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③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教师作适当点拨,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四)激发想像,引起共鸣

  1、指导朗读,激发想像力。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朗读体验,升华情感。

  (多次的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NextPage]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欣赏诗的美。

  (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方法、诗的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拓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六年上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激起一片情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曲激情飞扬的赞歌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三克镭》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梅花魂参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们和我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小学六年级语文畅谈理想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庐山云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第三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设计之一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一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语  文  试  卷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单元教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设计
    草船借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世纪宝鼎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弈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会合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林海》第二课时教案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两块银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再见闰土》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布衣元帅》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牛郎和织女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采蒲台的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田忌赛马
    小学六年级语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赠汪伦》教案
    《三峡之秋》教案设计
    《足球史话》教案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
    《体育颂》教案
    17 触摸春天
    20、古诗两首(苏教版六下每课一练)
    (苏教版)《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争吵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和时间赛跑》(第一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2008,北京》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次比赛》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XX,我想对你说》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碧螺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童年趣事》教案
    《凡卡》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挂两支笔的孩子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你…
    小学六年级语文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畅想21世纪
    小学六年级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动物过冬》教学实录
    《三克镭》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奴隶英雄》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我爱祖国
    《灯光》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
    小镇的早晨
    钓鱼的启示
    小学毕业复习课教案与设计说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放弃射门》教案
    苏教版十二册语文《印度洋上生死夜》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从…
    《学弈》
    养花
    海底世界
    宇宙生命之谜
    麋鹿
    《丰碑》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台湾蝴蝶甲天下》
    《灯光》教学设计
    走进西部大开发
    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说课稿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西门豹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鲸》说课设计
    三只白鹤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关…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蜡烛会熄灭吗?》课堂教学实录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指导
    苏教版第十二册《白鹭》教案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爸爸买来电饭锅
    弹好生态平衡这把“琴”
    小兔运南瓜
    有趣的歇后语
    标点符号联欢会
    《田忌赛马》课后选做题
    看图学词学句--我是中国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积…
    勇敢的孩子(第1教时)
    孔融让梨(沿海版语文第一册教案)
    皮球浮上来了(第二课时)
    课题:海滨仲夏夜
    过桥
    第三只小板凳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谈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
    《梅花魂》|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积…
    《看黄果树瀑布》拓展阅读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说课稿
    《月光曲》教学设计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养花》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小手帕
    无声的竞赛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古…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清…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世…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积…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奴…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鲁…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穷…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卖…
    人教版《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