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上学期 >> 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教案 >> 正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牛郎和织女教案

查询语六年上教案的详细结果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六年上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牛郎和织女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激起一片情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曲激情飞扬的赞歌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三克镭》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梅花魂参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们和我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小学六年级语文畅谈理想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庐山云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第三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设计之一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一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语  文  试  卷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单元教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设计
    草船借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世纪宝鼎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弈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会合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你…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两块银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再见闰土》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布衣元帅》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采蒲台的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田忌赛马
    小学六年级语文《童年趣事》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三峡之秋》教案设计
    《足球史话》教案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
    《体育颂》教案
    17 触摸春天
    20、古诗两首(苏教版六下每课一练)
    (苏教版)《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林海》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长征》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和时间赛跑》(第一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2008,北京》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次比赛》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XX,我想对你说》教…
    小学六年级语文碧螺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学六年级语文《赠汪伦》教案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争吵教案
    《凡卡》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畅想21世纪
    小学六年级语文挂两支笔的孩子教案
    《小动物过冬》教学实录
    《三克镭》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奴隶英雄》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我爱祖国
    《灯光》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
    小镇的早晨
    钓鱼的启示
    小学毕业复习课教案与设计说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放弃射门》教案
    苏教版十二册语文《印度洋上生死夜》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从…
    《学弈》
    养花
    海底世界
    宇宙生命之谜
    麋鹿
    《丰碑》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台湾蝴蝶甲天下》
    《灯光》教学设计
    走进西部大开发
    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说课稿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西门豹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鲸》说课设计
    三只白鹤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关…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蜡烛会熄灭吗?》课堂教学实录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指导
    苏教版第十二册《白鹭》教案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爸爸买来电饭锅
    弹好生态平衡这把“琴”
    小兔运南瓜
    有趣的歇后语
    标点符号联欢会
    《田忌赛马》课后选做题
    看图学词学句--我是中国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积…
    勇敢的孩子(第1教时)
    孔融让梨(沿海版语文第一册教案)
    皮球浮上来了(第二课时)
    课题:海滨仲夏夜
    过桥
    第三只小板凳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谈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
    《梅花魂》|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积…
    《看黄果树瀑布》拓展阅读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说课稿
    《月光曲》教学设计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养花》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小手帕
    无声的竞赛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古…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清…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世…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积…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奴…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鲁…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穷…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卖…
    人教版《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