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洗 砚 池 淡 墨 痕 乾 坤 郑 燮 千 锤 万 凿 焚 烧 二、比一比,组词。 砚( ) 墨( ) 坤( ) 焚( ) 捶( ) 清( ) 览( ) 默 ( ) 审( ) 灾( ) 睡 ( ) 请( ) 观( ) 黑( ) 抻( ) 楚( ) 垂( ) 晴( ) 现( ) 摸( ) 绅 ( ) 霖( ) 唾( ) 睛( ) 三、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洗砚池: 2、清气: 3、乾坤: 4、任尔: 5、吟: 6、若等闲: 四、按要求填空。 1、《墨梅》的作者是( )着名的画家( )。这是一首( )。诗中描写的是梅花的( )的特点,表现出梅花( )特质,抒发了作者( )。 2、《石灰吟》的作者是( )诗人( )。作者借咏石灰,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品质。 五、读古诗,将诗句与句意用线连起来,并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百川东到海, 少年时光不努力 何时复西归? 千万条大河,滔滔东流奔向大海。 少壮不努力, 大了老了空悲哀 老大徒伤悲。 流进大海从此不再回来。 六、墨写和理解这两首的意思。 墨梅 石灰吟 《墨梅》的诗意: 《石灰吟》的诗意: 填空:1、《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它不需要人们 , 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 的品格。 2、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 的决心。 七、你还了解这些诗人的其他作品吗?选择两首抄下来。 答案: 砚(砚台) 墨(墨水) 坤(乾坤) 焚(焚烧) 捶(捶打) 清(清白) 览(展览) 默 (默写) 审(审查) 灾(灾难) 睡 (睡莲) 请(请假) 观(观赏) 黑(黑色) 抻(抻面) 楚(楚国) 垂(垂头丧气)晴(晴朗) 现(现在) 摸(摸黑) 绅 (绅士) 霖(甘霖) 唾(唾沫) 睛(眼睛) 三、 1、洗砚池:画家洗砚台的池塘。 2、清气:清香的气味 3、乾坤:天地。 4、任尔:任凭你。 5、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6、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四、 1、(元代);(王冕);(题画诗);(清香、色淡);(不同凡俗);(高尚的节操和情趣)。 2、(清代);(郑燮);(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题画诗);(决不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 3、(明代);(于谦);(不畏艰险、坚贞不屈)。 五、百川东到海--千万条大河,滔滔东流奔向大海。何时复西归--流进大海从此不再回来。少壮不努力--少年时光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了老了空悲哀。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树 朵朵花盛开都染有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美好 只要长久保留清香就足够了~ 明 于谦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