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梅花岭记

查询说课评课和教案的详细结果

                  十九  梅花岭记
                               全祖望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围绕中心组织多方面材料以及记叙、议论相结合以深入阐发文章主旨    的写法;
  2.复习虚词“以”的几种用法;
  3.学习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崇高气节和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对比和衬托,在叙事中暗寓褒贬,抒发感情。
  2.难点: 本文的材料、线索及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课外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录lù(古骏马名)  肇zhào(开始、发生)  瞠zhēng(瞪着、眼看)   畴chóu(田地、种类)  恚huì(怨恨)  麾huī(旗子)  骸hái(尸骨)

作者简介: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浙江鄞县人。乾隆元年考中进士,只做过一年翰林院庶吉士,一生没有做过官。清朝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末的遗民,他本人也富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不肯附合时俗,努力搜求家乡先贤事迹和文献,写了许多表彰忠烈的文章。当时清代统治者屡兴文字狱,他也曾因为写文章有“为我讨贼清乾坤”的句子,因为“贼”字放在“清”字的上面,而被下狱治罪,后经人营救,才得免死。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博学多识,为人刚直而有气节。他曾主讲过蕺(jí)山(在浙江)、端溪(在广东)的两个书院,也曾续修黄宗羲撰写的《宋元学案》,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因学纪闻》,著作有《经史问答》《吉奇jíqí亭集》

解题:
    《梅花岭记》选自全祖望的《吉奇亭集·外编》卷二十。课文节选的是《梅花岭记》的前两部分。写的是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忠贞报国、慷慨就义的事迹,删去的第三部分(占五分之二),写的是两个妇女(丹徒钱烈女、史可法八弟妇)的忠贞不移、宁死不屈的事迹。原文重点不在专记史可法等人的殉难,而在抒发凭吊梅花岭上史可法之墓时的感慨,可从篇末“梅花如雪,芳香不等”来看出。(已删)作者之所以要用“梅花岭记”作为标题,就是想把史可法的事迹和其他人物的事迹用“梅花岭”串连起来,融合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梅花”来象征和歌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明末爱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及忠烈妇女的节操。

关于民族英雄的理解:
    今天,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不能搞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今天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斗争,融合,发展而成的,在过去的各个时代里,凡是对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都得称之为“民族英雄”。

时代背景及史可法:
    明朝覆亡前,史可法已任南京兵部尚书之职,参赞机务。当清兵占据北京的消息传到南京时,江南以史可法为首的出身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官僚打算拥立潞王朱常涝,以马士英为首的大地主出身的官僚和宦党官僚则拥立福王朱士菘。由于马士英一派得到地方军阀实力派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的支持,福王1644年即位于南京,年号为弘光。史可法虽授职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马士英共为宰相,但不久就遭到排挤,出镇扬州,受制于刘泽清等江北实力派。
    当清兵南下时,刘泽清等实力派正在互相仇杀。弘光元年二月,高杰部将许定国杀高杰降清,军事形势大变。清兵迫近扬州时,福王内部竞争正酣,马士英忙于卖官鬻爵,福王正在大修宫殿,征舞梨园,后宫美女数以千计。史可法飞章告急,马士英却不理睬,要求粮饷,马士英也拒不发给,致使“诸军皆饥”,史可法召各镇兵马援救,各镇兵马迟迟不动。史可法只好以亲军四千人凭城固守。课文里所说的史可法“知势不可为”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扬州一役,史可法及其部将、僚佐表现了壮烈的民族气节。清兵曾五次劝降,都被史可法拒绝了,部将马鸣录、汪思诚、马应魁、庄子固、乙邦才等部将全部壮烈牺牲。清兵破扬州后,又乘夜渡江,福王出走芜湖,被黄得功部将劫夺降清,马士英等逃往杭州,福王政权告终。
    作者七次到过扬州调查访问。这篇文章是作者第三次到扬州时根据调查访问所得生动事迹写的。这一年至史可法殉难(1645年),刚好百年有零。作者怀着高度崇敬的心情,热烈地歌颂了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忠贞爱国,慷慨就义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同时也对洪承畴之流的卖国贼作了深刻的鞭挞和讽刺,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民族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顺治二年乙酉⑴四月,江都⑵围          急。    督相史忠烈公⑶知势  不
                        扬州  被清兵围困,情况危急                形势
                        江都:扬州别名  督相:以宰相身份在都督师的

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  与城    为殉⑷,然仓皇    中不可落于敌人之
  挽回                    发誓同扬州城共存亡    危急时刻    能  到

手以死,谁为  我临期    成  此  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    任  之。
  去      帮助  在城破时完成这个                      慷慨激昂承担这一义
                            此:代就义

  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      太夫人,谱(于)汝
务                          可因    作  后嗣  写信(禀告)        把你的名
                         &n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说课评课和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梅花岭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