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小萝卜头》说课及评课

查询说课评课和教案的详细结果

一、多次解读教材,斟酌思考教学目标

 

《小萝卜头的故事》这课是鄂教版第七册以“读书故事”为主题的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选编着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二是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他是一个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学习的一个孩子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得他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使得文章不易被理解特别此文中《囚歌》的出现,使文章具有“文包诗”的特点,而诗的内涵又是不易理解的如何让这样一篇难于理解的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在语言训练和思想内涵的品悟上达到一定高度,实在让我们有太多顾虑难怪抽签后,在场的教研员和老师们都说:“这实在是一节难度系数太高的课!”

 

 

二、多次试教,不断调整教学标高、教学结构、教学设计,形成最优化教学方案

 

(一)在困惑中思考

 

在初始设计教学时,我仔细研读课本,打算从小萝卜头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放弃学习入手,进入学习,可是,第一次试教下来,由于时代距离较远,学生只能从文字中很肤浅的理解,小萝卜头还是与学生离得很远学生的感受也很浅显

 

于是,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大量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讲解《红岩魂》里的小故事,使学生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

 

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打算从每个段落中,对环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等细节处着手,引导学生抠词抠句来学习可是第二次、第三次试教中整堂课显得很琐碎,不断纠结于细节处

 

并且《囚歌》在文中是单纯作为小萝卜头学习的内容出现,还是作为一条隐藏的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特殊性的线索贯穿全课学习呢?在整个备课、试教、评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都在思索、讨论、反复斟酌!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我们一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将《囚歌》的处理弱化,但总感觉对文本的理解浮在表面,小萝卜头的人物形象始终不丰满,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没有立起来

 

(二)在实践中反思生成

 

如何让这样一篇难于理解的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内容,对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有所了解呢?我们决定对教材重新进行深度解读,重新确定教学标高

 

1、抓文章行文特点,从文章结构入手,扣内在联系,引领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变被动琐碎的学习为主动读书,感受人物形象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就以“通过这几个故事来感受小萝卜头是个什么样的好孩子?”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要问题框架定下后,我们在后两次试教中发现,这样的设计能很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让学生从这几个故事中,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小萝卜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小萝卜头,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他的苦、他的喜、他的爱、他的恨,让小萝卜头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

 

2、三次妙用《囚歌》,让学生感受小萝卜头在学习中的成长,缩短学生与那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的距离,进一步体会文章内涵

 

《囚歌》的教学确实难以处理,通过多次试教、我们发现由于学生与那个特殊时代距离久远,学习这首诗时,无论是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或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仍出现笑场、或不理解而表情木然的情况

 

于是我们反思不是学生出现问题,而是我们在教学中对《囚歌》出现的时机和理解的程度,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细品读文章,小萝卜头学习这样一首诗后是兴高采烈地回来,它符合孩子学到新知识高兴的心理特点但年幼的小萝卜头初学时无法深刻领会罗伯伯教他这首诗的深意结合这两点,在教学中我们又进行了处理,在教学中三现《囚歌》,伴随着学生对后三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萝卜头从不完全理解仅会背诵--恩师牺牲于悲痛中理解《囚歌》内涵--继续学习并能讲解《囚歌》

 

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和萝卜头一起感受身边的恩师作为共产党人为信念甘愿舍弃一切的行为给人的震撼,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处理,让学生逐步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内涵,对小萝卜头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认识得以加深这样的处理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习具有渐进性,在学习中会不断成长

 

抓年段特点、单元学习特点、文本写作特点,精心设计语文训练点,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3依据文章行文特点抓关键词句,引领学生走近小萝卜头,悟、读结合,在品析词句、精读语段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课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抓住体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用抓关键词句谈感受并相机指导朗读的方法来学习课件中语段的呈现、关键词的变色,真实图片的引用,课件创设的情境都是为了运用这种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达到理解并深情朗读的最终目的

 

4树立大语文观,把握全文学习的整体性,紧扣四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全篇文章展开回环、照应的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小萝卜头的形象真实、丰满

 

在教学罗伯伯被害这个故事时,我们设计了教师导读回忆恩师环节,通过读“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再听《囚歌》来加深学生对小萝卜头爱与恨的理解,同时使整个文章前后贯通,理解更深刻

 

5引导学生发现复述方法,课上巡视辅导,让学生在运用中学有所获

 

学完整个内容后,我们指导学生文章复述首先回扣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板书就是本文的复述提纲,就可以以板书为线索复述课文复述时可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清楚,连贯而又详细的叙述,抓住文章重点,不要遗漏文章的主要情节

 

在了解了方法后,要求学生当堂训练,将这一语言训练点落到实处复述的训练既让本文课后习题中的语文训练目标到位,又让全篇文章的学习回归整体

 

 

三、在备、教、评的过程中,我实现了教学思想上的蜕变,教学行为上的转变,我成长了

 

36岁的我把握这次机会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检验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所得,更是为了在专家领导老师们的指导下,实现教育理念的提升,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让自己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深层对话的基础上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此次的整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有了这次难忘、难得的经历,我的学生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评第二节《小萝卜头的故事》

 

    1、教者按照课文故事呈现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对《囚歌》的教学颇具匠心在学习第十一、二段(第二个故事)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小萝卜头的乐观,对《囚歌》作了第一次教学,这次教学只是为了凸显出小萝卜头的天真乐观,为学到新的知识而快乐在学完第十七自然段(第四个故事)后,教师对《囚歌》作了第二次教学目的好像是为了强调小萝卜头像所有革命者一样虽然向往自由,但不会屈服敌人紧接着的环节是介绍小萝卜头的生平,学生谈感受两次教学,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用足教学资源,艺术建构课堂结构,努力追求良好教学效果的努力

 

    2、复述环节教师的指导虽不多,但方法实用,效果较好教师的指导是:结合板书,按照顺序,抓情节复述从指名复述的效果看,学生的摘要式复述都比较完整,在四个故事的复述中,都能加进一些细节描写

 

    3、第三个故事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体会小萝卜头得知恩师被害的悲痛之情,教师巧妙地用蒙太奇手法,把第一课罗伯伯教他的两句话和描写小萝卜头此时表现的句子结合起来教学恩师教诲之语言犹在耳,而空空牢房却无情告诉他恩师已经被害,两个情景,两个场面,强烈对比,较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到小萝卜头的内心的情感波澜

 

    需要商榷的:

 

    1、本节课学习的三个故事中除了第三个故事是概述外,其余两个故事的叙述都很具体这两个故事中都有大量的描写句,其中第二个故事还不惜篇幅引用了整首《囚歌》对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有点弱比如:《囚歌》的教学简单化了《囚歌》在文中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它是叶挺将军在被囚时所作,表达的是深陷牢狱共产党人们对革命的忠贞;罗伯伯把它选来作为小萝卜头学习的内容,正是要用它满溢的革命气节来影响和教育小萝卜头,说大一点,也有革命观和生死观的教育小萝卜头学完回到妈妈身边为什么特别高兴?值得品味值得好好品味和现在学生比较而言,小萝卜头不是一个普通的同龄人他是一个失去了自由,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的孩子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孩子,他聪明好学,他身上具备红小鬼身上一切优秀品质,这样一个孩子,学了《囚歌》为什么这么高兴?囚歌里面可是有“自由”“烈火”“活棺材”“烧掉”这些词语啊回避《囚歌》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去理解小萝卜头,就把这部分教简单了

 

    2、对于中段而言,段的教学是重点段的教学首先要注意整体性,要关注段中语句的关系有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主旨,我们是会从不同语段中抽离出一些句子,把这些句子按照一定顺序(横向或纵向)呈现进行教学但这样教学实际上是从篇的层面考虑,更接近高段教学从阅读训练的效果来看,这种抽离句子出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在中段还是要谨慎使用这种方法的使用和文章的难易程度;句子是哪种内容句、结构句、表达句;语段之间是什么联系等等都有关系

 

    3、如果能够把课堂节奏再压一下,有的语句多涵咏一下,可能就更好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说课评课和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小萝卜头》说课及评课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