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高一年级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查询语高一上末的详细结果

(适合范围:广东省肇庆地区以及新课标实施地区)
制卷者:广东省肇庆加美学校 张凡(张定学)(电话:13556516578或07582828999转320)

一、语言积累(25分)

1.默写:(共19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无分)

(1)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3)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4)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5) 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6) 尽吾志也, ,可以无悔矣,

(7) 夫夷以近, ;险以远,

(8)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真的猛士,

(9) ,悠悠我心。 ,沉吟至今

(10)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小巨人姚明身高220厘米,即使到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出类拔萃的。

B.狗咬人,当然是该谴责的,叫做"狗咬吕洞宾"。但为什么老天注定狗咬的一定是吕洞宾呢,明明有许多警犬咬的不都是贩毒分子、车匪路霸吗?

C.庖丁解牛,世称特技。解狗骂人,没有一个不是天才,能把狗的每一个零件都拿来骂人,连狗尾也逃不过,叫"狗尾续貂"。

D.他一向写鼓吹"台独"的文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可千万别当一回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事实再次证实,不管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之间还存在一些分歧,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B.新落成的图书馆分别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英语角等多个部分组成。

C.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味高"。

D.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2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二、阅读鉴赏(共65分)

(一)读下来诗歌完成5—6小题(14分)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5、 请你选取诗中任意一联进行改写成200字的短文(10分)

6、 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8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臣为⑴韩王送沛公 为⑵之奈何

谁为⑶大王为⑷此计者

A、⑴与⑵相同,⑶与⑷也相同 B、⑴与⑵相同,⑶与⑷不相同。

C、⑴与⑵不同 ,⑶与⑷相同 D、⑴与⑵不同,⑶与⑷也不同。

8、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素善留候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

D、①于是项伯复夜去 ②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9.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 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军,同上 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同上

D.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闻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②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也久也,相信也深也,相结之厚也,③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①:

②:

③: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2-16题(17分)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非凡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 各闻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非凡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慨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12.第一段文字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2分)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2分)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文字中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_____,这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不能自已”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给“书虫”当夫人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州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经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轻易盼到迁移新房,“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天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面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锻造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另人玩,自己却借此抽射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房,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轻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经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希奇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阅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取材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四周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

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

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

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都一丝不苟。

18.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

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物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经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答:

②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

19.本文生动地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

20.文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阅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写作(任选一题)(60分)

21、(1)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假如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希奇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年少时我练手笔字,听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说起,觉得平淡无奇,不可理解。蓦然回首,才知其蕴味深刻。

记得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假如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许多时候,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草稿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属于我们的稿是极其有限的。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怎样在有限的纸上写出最好的文章,而不是你花费了多少纸。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命题:请你以《期待》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语文试卷(答案)

一、语言积累(25分)

1、 默写:(共15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无分)

(1) 峥嵘岁月稠。

(2) 向青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4) 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5) 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6) 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7) 则游者众;则至者少。

(8)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更奋然而前行。

(9) 悠悠我心。 沈吟至今。

(10)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2、(A)

3、(D)

4、略

二、阅读鉴赏

(一)

5、略

6.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

(二)

答案:7、B 8、D 9、C 10、C

11、①天下都是因为利益而合作,也因为利益而分离。

②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说中了秦穆公心里,怎么能达到呢?

③一旦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檫鼻涕和吐唾液,从郑国又得到什么好处了呢?

(三)

12、.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北国之秋非凡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3.写江南之秋不能令人满足,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为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

14.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15.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慨,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16."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

(四)

17.(4分)B、D

18.(6分)

“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经常不能看的尴尬。

“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19.(4分)

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

20.(4分)

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

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熟悉和对自我价值肯定。

三、写作

按高考标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高一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一年级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一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期末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一、二、三单元测验卷
    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卷
    高一上期期中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四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年级十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五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年级八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轮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招生语文考试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练习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测试题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单元四练习及参考答案
    语文第一册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三月份调研测试试卷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下期段考语文科试卷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检测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名句
    修改病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单元三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一下期语文期末考试题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七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年级一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年下学期语文期末跟踪考试
    高一基础训练题
    自贡市高2006级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三单元练习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二单元练习试题
    诗歌鉴赏
    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高 一 语 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第一学期高一强化班语文期中试卷
    语文试题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单元二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一上期期中语文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下语文质量检测
    高一上学期语文试卷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