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一样,虽其根同植于大地之上,但各以其性而区别,各以其实而荣名。三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专致之志。班固把精诚作为磨砺意志的重要内容,《幽通赋》列举了许多此类典故。其中有春秋时期的楚人申包胥,在楚国都城被吴国占领后,逾越险阻,赤脚徒步来到秦国,在秦庭外号哭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遂出师救了楚国。还有西汉时的李广将军,夜晚巡逻时误以大石为猛虎,张弓射之,箭身直入石内。但当他知道这是一块石头之后,再次张弓,箭却被顶了回来。这些都说明,只要有至精至诚的专致之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3 苦心孤诣的著述
从东汉永平元年(58)起,班固在安陵开始撰写《汉书》。他按照父亲的遗则,首先是端正全书的体例。在总体上,把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通史的写法,变通到断代史上来。在分体上,扬长避短,领异创新,继承了司马迁“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项分体中的“纪、表、列传”三项,取消了一项,改变了一项。取消的一项是“世家”,因为此项的主要对象是诸侯王公传国袭世的家族,而在汉代中央集权的体制下,这些家族有的被分割,有的被罢黜,有的被废除,几乎没有始终完整的世代和领地,所以《汉书》把它并入到了“列传”之中。改变的一项是“书”,改“书”为“志”,如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封禅书”改为“郊祀志” 等,使其概念更加准确。其次是对篇目的设置多有创新,如第一次创立了“地理志”、“刑法志”、“艺文志”、“食货志”等等。经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汉书》,分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共计一百篇。
到了永平五年(62),已经是班固在安陵撰写《汉书》的第五个年头。当他按照设定的体例正在潜精研思、伏案写作之时,意外的打击却突然降临。有人向皇帝诬告,说班固在安陵私改国史。皇帝遂下诏将他关进京兆(长安)牢狱,并抄没了他的全部家藏图书资料。这一飞来横祸,急坏了他的弟弟班超。班超知道此前同郡有人因讲图谶之事,已被下狱致死,深恐其兄不能在威势面前辨清缘由,于是便快马加鞭赶赴洛阳,诣阙上书。几经周折,终于得到汉明帝召见。明帝听了班超的讲述,又看了刚刚解送到京的《汉书》书稿,感动得连连称奇,遂下诏调班固至京任兰台令史,不久又迁为典校秘书,鼓励他继续撰写《汉书》。据《后汉书》记载: “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班固在洛阳任职后,专心著述,鲜为朝廷建功,故而一直是个郎官,可谓才高职微。于是,便有人讽刺他是不识时务,枉读经书,“独舒意于宇宙之外,锐思于毫芒之内;潜神默记,亘以年岁。然而器不贾于当己,用不效于一世。”⑦尽管他的才思如波涛汹涌,文学如春华繁布,对当世又有何用?为此,班固写了一篇《答宾戏》的设论,以主宾对话的形式给予回答。他写道:“若宾之言,所谓见世利之华,暗道德之实,守窈奥之荧烛,未仰天庭而睹日月也。”他批评那些“据侥称邪,求一日之富贵”的人,称他们“朝为荣华,夕为憔悴,福不盈眦,祸溢于世”,坚持自己“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的箴言。他认为音乐家伯牙、师旷,巧匠鲁班,医学家医和、扁鹊,计算家计然、桑弘羊等,都是以他们的专长对社会做出贡献,慨叹自己如果能步入他们的行列,就是天大的满足。
可以这样认为,《答宾戏》是《幽通赋》的继续,同属砺志、明志之作。不同的只是,《幽通赋》乃班固在安陵居丧无援、进退维谷时发出的继承先考遗业的誓词,而《答宾戏》则是在京都冠盖如云、利禄缤纷的包围中坚持修史志向的宣言。两篇文章,异曲同工,不仅都是班固完成《汉书》巨著的精神动力,也为后世有志攀登学术高峰的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所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巨著《汉书》,使他终于与史马迁齐名,成为中国史学界的宗师。
综上所述,安陵不但是班固的出生地、成长地,也是成就他的史学和文学事业的摇篮。后人为了纪念班固的历史功绩,在故乡为他重修了班府宅第,建立了苑园。这里的群众中,至今还保留着金代皇统年间所立的“西域风情苑”和清代康熙年间所立的“班氏故园”两块题名碑。在村民家中,还收藏有古人绘制的“班府”布局图,而图中的“汉书楼”标示最为突出。另外,安陵陵邑所在地的白庙村有一片被传为是班固故居的土地,耕作层下覆压着丰厚的汉代遗物;长期以来,该村村民对之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的不断重视和专业部门的有力参与,留存于这里的班固及班氏家族的遗物,一定会更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会为咸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充实新的内容、增添新的光彩。
注释:
① 见《汉书·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08页。
②《文选·幽通赋》,[梁]萧统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③《后汉书·班梁列传》同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71页。
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注文,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95页。
⑤《汉书·叙传》,同①,第4271页。
⑥ 光武帝时,伏波将军马援从交趾带回一车薏苡米,作为种籽。此米粒大晶莹,被人诬告为一车明珠文犀。时任云阳令的平陵人朱勃等,上书辨解,遂被罢归田里。
⑦ 此条及以下引文,均见《文选·答宾戏》,同②,第633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