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n >> 班固 >> 正文

 

班固董子思想献疑

  作者:孙景坛   
     [摘要]古今理论界对董仲舒的认识,都来自班固。班固认为:董仲舒是武帝首次《五经》考试的第一名,汉武帝曾采纳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立学校之官”、“举茂材、孝廉”都出自董仲舒, 董仲舒在学术上还是汉代的“儒者宗”等。本文认为,这些都缺乏根据。

     [关键词] 《五经》博士 “绌抑黄老,崇尚儒学”  田蚡  公孙弘  文翁

 

当代的儒学研究和新儒学都把董仲舒奉为孔、孟之后儒学的第二个里程碑,他们对董仲舒的看法全都来自宋明理学, 而理学对董仲舒的认识又以班固的《汉书》为依据。众所周知, 在中国历史上, 最早记载董仲舒的史学著作不是《汉书》,而是《史记》。班固在写《汉书》时,凡与《史记》相重者,几乎百分之百地抄袭《史记》,唯独对董仲舒的记载与《史记》出入最大, 横增许多新东西。然而,班固对董仲舒的这些记载,既无历史根据,又充满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一、董仲舒是武帝首次《五经》考试的第一名吗?

班固在《董仲舒传》中说:“武帝即位,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接着,便给出了《天人三策》;又说:“既对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在《武帝纪》中,班固于武帝七年下, 说:“五月, 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对此, 古今理论界皆从之, 如周桂钿先生即持此说(周桂钿、吴锋: 《董仲舒》,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年版,93 页。下面所有关于周先生观点的引文,均出于《董仲舒》) 。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董仲舒没有二进考场的理由。董仲舒在景帝时即已是《春秋》(《公羊》) 博士, 为什么还会再参加武帝初期的《五经》(包括《春秋》) 博士考试? 这在道理上说不通。对此,周桂钿先生最新解释说:董仲舒在胡毋生告老回乡时,也归乡了,所以才在武帝初期复出参加《五经》博士考试(《董仲舒》, 第329页) 。但此说不见于《史记》, 亦不见于《汉书》,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完全属臆测。而且,董仲舒若真的归乡复考, 他考的仍是《春秋》(《公羊》)博士,同一学科、同一个人怎么会拿双博士呢?

第二,《天人三策》矛盾重重, 伪迹斑斑。如:按班固的说法,第一策为公共试卷,第二、三策为复试卷,其性质为儒学对策,且写作时间相同。然而, 第一策的考题说:“今子大夫 然为举首,朕甚嘉之。”从“今子大夫 然为举首”可知,此策非公共试卷,乃复试卷。第二策的策文说:“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考之于今而难行,毋乃牵於文系而不得骋(欤) [与] ? ”从“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可知,此策才是公共试卷。是否可将第一策与第二策对换一下,变成《人天三策》,问题就解决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第二策考题还说:“将所繇异术, 所闻殊方与? 各悉对, 著于篇, 毋讳有司。”这就告诉我们, 第二策乃百家考试, 非儒学策问。而且, 第二策中有“夜郎康居,说德归谊”;第三策中有“今世废而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武帝七年之后。尤其是“刑狱之滥”, 乃武帝晚期的事。武帝中期后,以《春秋》(《公羊》) 决狱,刑罚大坏,从吕步舒决淮南狱,一杀就是“数万”肇始,至杜周时最盛。所以, 《二十二史札记》在批评武帝“刑狱之滥”时,主要以杜周为代表。

第三, 为什么不再授董仲舒为《公羊》博士? 班固在董仲舒对策后,未载授博士一事,只说“以仲舒为江都相”, 不合常理。汉代的博士考试,无论是“五经”还是“百家”,被选为第一名者要先授博士,后任职。这里博士是学衔,任职是官衔, 不授学衔怎么能先任官呢? 班固不敢再授董仲舒为《公羊》博士,是怕露了同一个人、在同一学科不能拿双学衔的马脚!“以仲舒为江都相”,既不能反证董仲舒的确参加了武帝初期的《五经》考试, 更不能反证他考了第一名。因为江都相是小官, 董仲舒在景帝时就是有一定名气的《公羊》博士,任江都相应属正常升迁,不一定非要再当一次《公羊》博士才能任职。

二、汉武帝曾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

班固在《武帝纪》中说:“孝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在《董仲舒传》中又说:“仲舒对册, 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皆自仲舒发之。”宋明以后, 直至当今中国理论界, 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汉武帝曾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当指出,据《史记》与《汉书》载,汉初尊儒的真实过程是(二书所记相同, 此以《汉书》为例) :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虽然开始“不喜儒”, 曾拒见儒者, “溺儒冠”。陆贾在他面前说《诗》、《书》, 他骂道:“乃公居马上得之, 安事《诗》、《书》! ”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不怿, 有臱色”(《郦、陆、朱、刘、叔孙传》) 。后来,儒者叔孙通为其“起朝仪”,刘邦看了非常高兴, 说: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同上) ;惠帝除“挟书律”(《惠帝纪》) ,为儒学恢复奠定了基础;文帝置《孝经》、《孟子》、《礼》博士(宋咸: 《〈扬子·法言·学行〉注》;赵歧:《〈孟子〉题辞》;《儒林传》);景帝置《诗》、《公羊》等博士(《儒林传》)。事实上, 儒学此时已成了汉代治国的辅助思想。儒学同“黄老”的斗争: 文帝时,贾谊曾以“礼治”为武器,主张“兴礼乐”,反对“黄老”,但失败了, 被贬到长沙(《贾谊传》);景帝时, 辕固生多次以儒反“黄老”, 如曾为“汤武受命”问题同崇信“黄老”的黄生争于朝堂,甚至当着崇信“黄老”的窦太后的面批评《老子》为“家言”,差点被她置于死地(《儒林传》);武帝初期,王臧、赵绾再次以“礼治”反对“黄老”,主张“立明堂以朝诸侯”, 这回得到了武帝、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的支持,然而却遭到了窦太皇太后(即窦太后) 的镇压。结果, 王臧、赵绾皆自杀,丞相婴、太尉蚡被免官(同上) 。不过, 武帝五年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班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班固董子思想献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