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本文包括班固简介和班固作《汉书》的缘由
《汉书》的编著者班固(32—92年)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他“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班固善于学习,“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他学习不拘一格,能够向各种流派学习。他为人谦逊大度,平易近人,“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深受学士们的爱戴。
简要生平
曾祖父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
父亲班彪,曾被光武帝拜为徐县令,后来专心于史籍研究,编写《史记·后传》数十篇,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班固从小受父亲治学思想的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为父亲服丧。
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汉书,至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永平元年(公元58年)班固向当时辅政的东平王苍上书,受到东平王的重视。
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皇帝下诏收捕,班固被抓,书籍也被查抄。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掌管和校定图书。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官,任典校秘书。郎官职位很低,但班固深得皇上喜爱。
此后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计用20多年,至章帝建初中期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
章帝时期,班固看到京师大兴土木,而关中父老犹望朝廷西顾,于是就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受到章帝肃宗的赞赏,因此也更得章帝的宠幸。
建初三年(公元78)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见石渠阁会议),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见白虎观会议)。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义。
章帝后期,班固辞官回乡为母亲服丧。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终年61岁。
班固作《汉书》由来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它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3—54)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
班彪死后,年仅二十几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史记》的巨作——《史记后传》。
就在班固着手编撰《汉书》不久,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皇帝下诏收捕,班固被关进了京兆监狱,家中的书籍也被查抄。其弟班超担心他受委屈而难以自明,便上书,在汉明帝面前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
汉明帝了解情况后,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兰台的令史共有六名,秩六百石,掌管和校定图书是其职责。
《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汉书》具有浓厚的封建正宗思想。班固时,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
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
《汉书》神化西汉皇权、拥汉为正统的思想,其目的是为论证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
为了宣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