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司马迁
|
再读司马迁 ○随笔 傅元芳 公元前99年,主管天时星历祭祀礼仪、保管典籍文献的汉朝太史令司马迁或许没料到,一场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当时汉和匈奴战争不断,李陵率部抗击,孤军力战,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汉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以他数年与李陵结下的深厚友情,上书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汉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汉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 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士可杀不可辱,可是司马迁却要生生忍受无尽的羞辱。 我想,他肯定多次有过死的念头,可能都为自己准备好了寿衣。但是,最终,他活了下来。十年之后(公元前91年),他完成了《史记》。 是什么让司马迁在耻辱中选择了“苟活”?“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但死的轻重意义是不一样的。他的“苟活”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抗争,是一种大义,他以一位学者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所能采取的反抗,用一部“千古之绝作”(梁启超语)书写了一个 “大我”,照亮了汉朝的天空,也永远立于此后千秋万世。 我们感谢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如果他选择了死,那三千年的历史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忠实地记述,今天我们去检阅中国的历史是不是会多了很多困难。而且《史记》的成就还不仅仅限于对历史的秉笔直书,它还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鲁迅先生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这里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自杀事件,很多学生因他们同龄人的死而激烈讨论。今年,当他们即将走向社会的时候,我更希望他们去读一读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生命的脆弱让我们沉重,年轻人对生命的轻视更让我们痛惜。爱看襁褓中的婴儿,他们清澈的眼睛还没有被尘世污染,咿咿呀呀是对生命的渴望和幸福的憧憬;也爱看垂暮中的老人,霜染的白发是生命的积淀和参透,人生在丰满中凋零,夕阳下安详的眼神,那是沧桑后的怡然,磨难后的从容。这样的场景常常让我感动不已: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事! 生命中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我们都会本能的恐惧,这并不可耻。但一味地逃避,甚至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去解决,那就不可取了。一个人能忍受,去挑战,他最终会走过最艰难的日子,迎来一片艳阳天的。一个人伟大与否,灾难面前,倒下还是站立,是很好的证明。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哪一个又不是走过磨难,才有大成就的?终于知道,大志者有大忍之德、大勇之心,能不断升华自己,将压力与挫折击垮! 记得看过一部小说,名字是不记得了,不过里面的两句话一直不曾忘记,也许它可以做司马迁那一番痛苦抉择的注脚——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事业英勇地牺牲,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事业卑贱地活着。 男人如此,所有的人都该如此,即使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只为美好地活着。 感谢司马迁,他让我们明白了真正伟大的人性;感谢所有逆境中隐忍抗争的人,他们教会我们在沉浮中学会坚强地生。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司马迁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再读司马迁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韩城寻访司马迁 |
下一篇文章: 司马迁之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