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侃:屈原和他的楚辞
|
头散发,衣衫褴缕,嘴里不停地念念有词,在汨罗江边走来走去。他写下了他的最后一首楚辞就是《怀沙》,意思就是抱着石头,石头是由沙子组成的嘛。屈原怀抱着巨石跳进了汨罗江。 屈原自沉之前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即屈原临死前与渔夫的一段对话。屈原在汨罗江念念有词,诵读他刚刚写好的楚辞。渔夫惊讶地认出来这个衣衫褴缕,面目污秽的人居然是楚国的三闾大夫!他们之间出现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渔夫问屈原,整个世界都已经浑浊一片,您何不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这么多人都在犯糊涂,您何不吃下他们的酒糟、喝掉剩下的淡酒,同样醉生梦死?您为什么要死死地怀藏着美玉般的品格,而让自己遭受被赶出宫廷、放逐在乡野的结局呢?屈原说,我也听说过,刚刚洗过头的人在戴帽子前,总要把帽子上的灰尘掸掉;刚刚洗过澡的人,在穿衣服之前,总也必须把衣服上的灰尘抖掉。一个高尚品格的人,怎么可能容忍自己高贵的人格,遭受对方的任何污秽呢?我宁愿投进这江里,让自己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质,遭受尘土和污秽的肆意侵袭! 屈原投水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现在的端午节,所以端午节的来历一向来被认定为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此事传开之后,楚人极为触动,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让屈原尸体不被鱼吃掉,就做了大量的三角形粽子投入水里,让鱼儿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另外,还拚命划龙舟,以此追赶屈原的灵魂,让屈原的魂灵重新回来。按民间传说,赛龙舟、吃粽子都是与屈原投水有关。直到现在,端午节依然是中国三大节日之一。 据说屈原投水之后,捞上来已经没有头了,头已被鱼吃掉,当地的百姓以及屈原的姐姐媭就用金子做了一个屈原的头,把金子的头和他的身体连在一起埋葬。由于当时秦国的军队即将占领这块土地,为了不让秦兵把屈原的遗体挖出来,他们又在汨罗江畔的烈女岭,堆了12个一模一样的坟墓,这里面只有一个是真的,11个是假的,只是为了迷惑秦国军队。当然,这些所有的传说都有待于考证的。 在屈原投江之后,楚国又存在了好几年。楚顷襄王27年的时候,楚国又讨秦国的欢心结成了联盟。楚顷襄王当政36年之后去世,由其太子继位,他便是楚考烈王。考烈王执政25年后,又由他的儿子继位,他便是楚幽王。楚幽王只当了10年国王就病逝了,由他的同母弟弟继位,即楚哀王。楚哀王上任才两个月,其堂兄负刍就搞了政变,楚哀王被杀死,负刍自己当了国王。公元前223年,也就是屈原投江之后45年,秦国大军再次压境,楚国终被秦国所灭。秦国灭了楚国两年后,统一了中国。可是,秦国这个庞大国家只存在了15年,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这时距屈原投江72年。推翻秦朝的起义军领袖是刘邦和项羽,他们都是楚国人。可以说,这历史又翻过去了,也可以说楚人的后代又把秦国灭亡了。“亡秦必楚”此话真的得到了验证。 现在我简单地讲一讲楚辞。战国时期除了各种各样政论和史实记载外,诗和辞是比较主要的文学作品,楚辞即是其中之一。楚辞这一文体是屈原创造并完善的,可惜他去世之后,后面的人,如宋玉等都写过楚辞,都模仿过屈原,但没有一个超过他的。优越那时候很多人对神秘的世界搞不清楚,巫术便成为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民众中间巫术流行,巫医巫术当道。楚辞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当时的歌谣,再结合了所流行的巫术。不过屈原的伟大之处,就是把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化成纯粹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作品大多写他自己的内心情绪,但他能够把这些文字的东西弄得非常优美动人,非常容易歌吟,只有屈原才能把它写到这个程度。另外,由于楚辞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巫术,来自歌谣,所以容易朗诵,韵律非常优美,读起来非常好听,里面还有很多传说、很多典故,令人充满想象力,这些都是楚辞的特点。 我前面提到了很多屈原的作品,包括《橘颂》、《怀沙》、《抽思》、《天问》、《离骚》,实际上,据考证,屈原的作品并不太多,加起来或许只有几万字,但这几万字都是精品。迄今能够确认是屈原写的作品,主要是以下几篇:《离骚》肯定是屈原写的,没有《离骚》就没有屈原。还有他当时分管宗教,写过《九歌》,用于祭祀,一共有11篇,即《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还有一篇是《天问》,还有反映他生活经历和情绪的《九章》,一共是九篇,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此外还有《远游》1篇、《卜居》1篇、《渔父》1篇,还有《招魂》、《惜诵》等可能是屈原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中,有的极可能不是他写的,如《渔父》。《渔父》写的是他临死前与渔夫的对话,读起来很像小说。对话完了,屈原也就投水了,再怎么写《渔夫》?很可能是后人为他记载的,或者是后人杜撰的。 楚辞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如果没有楚辞,后世的很多文体和作品就无法出来。所以后代对屈原的评价非常非常高,而他的政治成绩远远不如他的文学成绩。谈起屈原,首先应称他为文学家。 可以这样说,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以来的最重要作品。《诗经》以后就是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就是《离骚》,它的地位可想而知。楚辞里面很多句子直到现在都很有名,好多经典名句如“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意思是说我要保持清白直至为正义而死,这是先祖和前辈所看重并赞许的行为;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说,我长久地叹息并擦拭眼泪,为民众百姓如此艰难的生活而深感悲哀;又如“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以及《渔夫》里的“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说我宁愿投入这江里,葬身鱼腹,也不愿让自己高洁的品质,遭受俗世中那尘土和污秽的肆意侵袭。当然,在楚辞所有的名句中,最最有名的还是这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说路途非常漫长,非常遥远,我将不停地四处行走,而求索真理! 由于屈原和楚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特别是关于屈原生平的考证是非常非常麻烦的。去年我应出版社之邀写了一本《屈原》,本来想写得完整一点,结果成了一本比较深奥的东西。出版社认为还是通俗点为好,否则就没法看明白。这也说明屈原以及楚辞是非常深奥的,无法让我们在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的讲座里解决所有问题。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屈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孙侃:屈原和他的楚辞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屈原著作年谱 |
下一篇文章: 具有自恋倾向的屈原与《楚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