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玄
一、贵族最爱国
相信众多网民看到这个小标题,立即就会不假思索地群起而攻之。因为网络时代就是草民的时代,草民内心多少都潜伏着一种反权威、反权贵的愤懑。如果我不将这观点解释清楚的话,估计回帖中会有人要骂——“楼主是贵族的泛走狗”、“你是卖国贼”等等。
大家少安毋躁,我祖上八辈贫农,如在“诉苦会”上发言,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绝对会与众网民战斗在一起,与“贵族”坚决誓不两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说的贵族是特指先秦时期的贵族,而本文中说的“国”,有时也仅仅是特指某个时期的某个政权。
为什么要特指先秦时期的贵族呢?因为秦始皇集权统治之后的中国,贵族也不那么纯粹,和权力中心的关系也不那么唇亡齿寒了。比如明朝末年,无论是李自成进京,还是满人入关,明朝的贵族、权臣们叛国投降最为积极。投降之后,他们照样可以当官、做地主。
而先秦时期由于“封邦建国”得更纯粹些,所以贵族们也要相对纯粹些,与权力中心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比如屈原他们家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开篇就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这是一句很好玩的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人家楚王明明姓熊,屈原姓屈,怎么司马迁还说他们是同姓呢?对此,我开始也比较疑惑,甚至以为我看的《史记》是盗版书。后来才明白,原来上古时,有姓有氏,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说,楚王和屈原是同族,他们是芈(mi)姓,但一个是熊氏分支,一个是屈氏分支。
既然和楚王同族,特别是在封建制度下,屈氏家族自然就比别人更优先获得权和利。所以当我们翻开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文献,会发现,各种重大的内政和外交活动中,几乎都有屈氏人物出场。也就是说,在那个以族群为一个利益群体的封建制度下,屈氏等王室贵族的利益和王室是密切相连的,在楚国,获得利益最多的是楚王,其次就是屈氏等贵族。
正因为这些贵族们能获得如此大的利益,所以应该更加热爱楚国,不惜余力地维护楚国的利益,谁叫楚国大部分利益最后都落入他们口袋呢?
屈原在世,一定会写部长篇史诗《割草》来骂我,这该死的草玄竟然将他们贵族爱国的理由解释得如此粗鄙世俗。但是屈原无法否认的是,在这个国家,获得最大利益的就是他们王室贵族,虽然像他这样伟大的人物不会为私利所动,确实也会由衷地心系苦难中的百姓,但是无论如何,他最终奋斗而来的楚国利益大部分不会落入百姓们的口袋。
屈原在春风得意时曾写了著名的诗篇《橘颂》,用南橘北枳的典故(出自晏子),拟人化地歌颂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成为有用的人才,哪怕出国深造了,也要回来报效祖国。
然而屈原的话人人都会说,但不是人人都会这样做。
二、草民常常找不到爱国的理由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关部门统计,这三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36万人,而学成回国的只有37万人。也就是说,约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留学生为外国效力去了。
如果写《橘颂》的屈原得知上面这一数据,会作何反应呢?
或许只会无奈地叹息一声吧,因为这个现象当年楚国也很严重。不是有句成语叫“楚才晋用”么?说的就是当时这种现象。
为什么当年楚国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呢?
其实这现象也不仅仅出现在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才相互交流的现象很普遍。别说苏秦、张仪、李斯等投机分子,连孔子、孟子等所谓圣人也周游列国去面试。像屈原这样的矢志不移的爱国者在当时反而是另类。
是人才就想施展,如果在一个单位被埋没了,自然就会想跳槽,另谋出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后裔能优先得到济世治国的机会,而一般草民就算削尖脑袋,死皮赖脸地到处面试,也难以获得机会。孔子就是这样,有次跑到郑国,别人都说他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