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当时,周朝王室衰微,已不是当初的天下共王,“春秋时犹重礼、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顾炎武《日知录》)。当时位处于南方的楚国,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与中原诸夏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并因其富饶的物产而长期受到中原诸国的觊觎,屡遭征伐。正是这种民族间的征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楚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如楚君熊渠早在西周夷王时就公然宣 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封其三子为王,一度与周王朝分庭抗礼。再如楚大夫屈完与诸侯联军订“召陵之盟”和申包胥乞秦师复国等,无不体现了楚人救国御敌的民族精神。
但同样,因为远离中原的征战,楚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战国末年,大一统已成为历史之必然,若综论经济文化军事实力,楚国与秦国是列强之中最有资格担当起统一大任的国家。所谓“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刘向语),正是指的这一方面。
屈原是个怀瑾握瑜,重仁袭义的志士,作为楚国贵族,他怀抱远大的政治理想,却遭谗中阻以致疏远,司马迁说他“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故幽愁忧思,而作《离骚》”(《史记·屈贾列传》。据《新序》记载,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患之,使张仪之楚,赂上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夫人郑袖,共谮屈原,怀王听信谗言,最终为秦所俘,客死他乡。
这种动荡的政局,坎坷的际遇,使得屈原格外向往一种天下大治的政治环境,再加上春秋以来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为屈原谋求“美政”提供了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在屈原的诗作中,多次颂扬三代前圣的德政,同时也一再推崇齐桓秦穆的争霸之术。刘安在《离骚传》中说:“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由此可见,屈原是儒法并重,王霸兼施的。
法家作为一个有系统的学派,较之儒墨诸家出现的都较晚,大概要到慎到、尹文、韩非以后才得以完善。然而法治与改革却起源的很早,在管仲、子产时期便已萌芽。屈原的时代,已完成了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这种变法从根本上已动摇了奴隶制的根基,但是距离封建官僚制度与郡县制的完备还有很大距离。更何况,这种变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动摇自身的政治根本,而是为了强国强兵。所以,包括楚、秦诸强国在内,统治者内部的纷争一日甚似一日。而屈原正是这种矛盾对立的牺牲品。
屈原不是法家,法家所谋求的术、势他均力有未逮,更何况他生于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之前,他只是因他高洁的道德、高远的志向、高蹈的品格,无法容忍也无法见容于楚国腐朽的宫廷。他眼睁睁地看着张仪说楚,怀王客死,眼睁睁地看着顷襄王继续任用奸佞,继而郢都失陷,游离失所。在屈原留下的文字中,并没有系统地提出法家理论,但他力图变革的呼号,却与法治的根本宗旨相暗合。
一、法治思想。
对于狭义“法”的解释,韩非子的一段话最为精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也”(《韩非子·定法篇》)。而屈原,就曾是制作宪令之人。《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王怒而疏屈平。”太史公这一段记载已被公认为屈原遭谗的可靠史料。另,在屈原的《九章·惜往日》中有这么一段诗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女矣(女矣合为一字)。
关于“宪令”二字,考诸典籍,当属国之大法。如,《国语·晋语》:“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管子·权修》:“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韩非子·饰邪》:“从宪令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
从这些引用看来,“宪令”不仅仅是国之大法,而且其主要内容是“明赏罚”。这与战国之时各国的改革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不谋而合的。屈原在其作品中反复抒发了他“忠而遇罚”的不平与愤懑,这种愤懑恰好与他所提倡的“明赏罚”相对应相补充。如他在《九章·惜往日》中所说的: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 以下游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他将不以法治国与骑马而不备辔衔那么危险,泛江海而不用舟楫那样严重,恰与战国后期以来法家思想相呼应,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孔孟仁义之道那么简单。《管子·版法解》中说:“若倍法令而行怒喜,祸乱乃生,上倍乃殆。”《韩非子·用人》:“释法求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管子与韩非子作为变法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