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 翔锋
导言
公元前三世纪末期(B.C.220-B.C.200年间),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涌现了三位著名的军事战略家:西方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东方中国西楚霸王项羽及汉军统帅韩信。经考察,战绩彪炳、用兵如神又最后获得胜利的只是韩信一人而已。韩信在汉王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断言:即使有萧何卓越的后勤工作,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策略,如果没有韩信的迂回战略及用兵如神,西汉王朝必定无法在B.C.202年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统治新秩序。
《汉书•艺文志》中录有韩信的著作《韩信》三篇,属于“兵权谋”十三家书籍之一,但早已亡佚失传。《隋书•经籍志》上已经没有它的影踪。对于他的军事理论,我们无法像研究孙武那样有《孙子兵法》备案,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汉书•艺文志》还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这是说韩信参加了汉初兵法书籍的整理,并定制了三十五家兵书的体例,很可能班固的兵书分类就参考或者沿用了韩信和张良的分类方法。清乾隆朝汉史学者王鸣盛更在《十七史商榷》中写道:“(韩信)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韩)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因之,韩信的兵法是在实践中得到印证的,所谓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者也。泱泱中华,自秦汉以来,迄于魏武,四百余年间,无出其右。作《韩信传》,并对楚汉战争作全景扫描,是为《刘邦与项羽》之姊妹篇。
一、背水之战
B.C.218年,地中海西岸迦太基人的统帅汉尼拔率领精锐骑兵对罗马帝国作出复仇之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杰出的汉尼拔犹如东方古国的盖世霸王项羽一般,如同摧枯拉朽的攻势几乎令罗马覆没。不断的胜利造就了汉尼拔仿佛凯撒、奥古斯都一样的历史战绩。在特雷比亚河会战中,汉尼拔用计谋将罗马人的军队引诱过河,使他们背水作战。一旦达到目的,他的重骑兵就发起总攻,罗马军队溃败。不过,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接着写道:“罗马步兵打退了中央的迦太基步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骑兵》)汉尼拔通过骑兵的胜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罗马人被迫的背水之战遭到惨败,汉尼拔的战术备受西方史学家的推崇和赞誉。但是在十四年后的B.C.204年,东方中国的韩信自编自导自演的背水之战则全面超越汉尼拔的胜利,他才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
B.C.204年初(当时仍沿用“以十月为一年之始”的秦历),汉军韩信兵团以三万人的兵力向东袭击盘据今河北中部和北部的赵国赵王歇势力,积极实施他对楚军的“迂回战略”的第二个步骤:消灭赵国。
赵王歇,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宗室后人。B.C.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宣布反叛秦朝。次年,一对号称“刎颈之交”的铁兄弟张耳、陈馀拥立赵歇为赵王,成为反秦的一股割据势力。B.C.208年,西楚霸王自立,分封十八路诸侯。他将原为赵王的赵歇改封为代王,徙于代郡(今河北蔚县);另将赵歇的部将张耳加封为常山王,管辖赵歇原有的势力范围。赵歇愤怒之余,听从张耳的铁兄弟成安君陈馀的建议,联合山东半岛的齐王相国田荣,共同驱逐常山王张耳(铁兄弟变成仇敌)。田荣,是另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王族后人,其堂兄田儋在陈胜起兵后据齐地自立。田儋死后,田荣拥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自为齐国相国。但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浪潮中,他没有跟随“万人敌”项王西征秦廷。分封十八个诸侯时,项羽对田荣的“表现”耿耿于怀,不仅没有分封、嘉奖田荣,反而将齐国故土一分为三: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定都即墨(今山东平度县);田市的部将田都为齐王 (酬谢他参加西征秦廷),定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项羽的部将田安为济北王(也是酬谢他在西征中的表现),定都博阳(今山东长清县)。作为齐国相国的田荣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愤怒地驱逐田都,谋杀田市,击杀田安,兼并三齐之地,自立为齐王。得到赵歇和陈馀的请求后,他积极响应,出兵逐走常山王张耳。赵歇随后即占据赵国故地。
西楚霸王项羽不能容忍田荣的胆大妄为,在B.C.205年春季,亲自痛击齐国。经城阳一役,田荣部队被粉碎,田荣逃亡被杀。项羽命另一个齐国的贵族后人田假为齐王。然而经营北海,施行他的第二项“德政”(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