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刁斗的《我哥刁北年表》
|
西方有一句古谚: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真理被承认往往不在它所诞生的时代,而是当它成为历史之时。《我哥刁北年表》(以下简称《年表》)正是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视角回望历史,将中国从1953年到2003年五十年的世事变迁与个人的思想沉浮相结合,试图通过对历史的解构整理出尘封的真相。
刁斗在序言里写到《年表》的雏形是毁于电脑崩盘的《安乐窝九号》。那是一篇“有批判稿与控诉书之嫌”的长篇小说开头。现在看来,《安乐窝九号》的毁掉恰恰成为一个仪式,一个作者的思想产生蜕变的仪式,试想如果当时刁斗沿着《安乐窝九号》的思路写下来,将会是一本与《年表》完全不同的小说。重新写作是一个反思和提高的过程,时间能给人新的视角。所以《年表》是这样一本舍弃了浅层的批判与控诉的,不做任何明显的价值判断的记录式小说。它甚至并不像以往相似题材一样聚焦于个人在历史动荡中所受的心灵创伤,尽量避免个人感情会对事实造成的夸大或想象,而只是冷静地叙述,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年表》的叙事架构更为宏观,虽重点写“貌似远去的文化革命”,同时却也跳出这个时代,将其放入1953-2003这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中加以描绘,用类似编年史的方式,使个人置于历史的汪洋中,忠实地记录时代的变革如何改变了人的心灵和命运。在这样纵向的比对中,却更容易对特定时代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有更客观的认识。
这正是新与旧的对话,时代对时代的诘问。特定的时代赋予人的性格与命运,会永远成为人的一部分。刁北及其父亲,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的人格。被高度政治化的父亲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谨小慎微,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给自己加上层层伪装,即使从儿子的视角也难以窥探到他的心灵深处。他所做的,总是披着“保护家庭”外衣的“不得不做的事”,包括与前妻离婚和与儿子划清界限。虽然刁北其实是他最欣赏的儿子,但在表面上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却又无法达成和解。他生命中唯一一次吐露真实的情感,竟然是在死亡之前回光返照的那一刹那。因为他的忠诚,他被他的时代承认了,并且成功地生存下来,代价就是在“文革”期间形成的强大精神枷锁控制了他的余生,他在适应的同时也变成时代的奴隶,他的思维永远停留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成为一个“停留在旧时代里不肯前行的谵妄者,躁狂人”。与他不同,刁北却一直游离在社会的边缘,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对于时代给他的一切,他并不全盘接受。即使在强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下,他仍保留了难能可贵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由于亲眼所见的在乱世中扭曲的人性,生命的尊严被践踏,种种荒诞的现实使他产生强烈的虚无感,命运的无常让他感到“人就是大自然放的一个屁”。这种看似疯癫之语实则是对失去秩序的时代最真实最清晰的感触。他没有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倾向于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但他所坚持的恰恰是与时代悖逆的,于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两度因为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而入狱,并且终身都受到压制。
《年表》在叙述上也剑走偏锋,完全打乱了时间顺序。这种方式巧妙地在文中设置了悬念,使得阅读成为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给小说更强的可读性,而另一方面,也还原了回忆的支离破碎感,同时使各个时代产生更为紧密的关联。
经过个人回忆的历史已不再是客观的历史,而是人们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的命运,这些命运交织在一处,显得更为厚重也更为悲凉,也给人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刁斗虽然并没有直接在文中流露出自己的价值倾向,却通过触目惊心的事实毫不留情地展示出混沌时代中人心的畸变,虽然该书的宣传词“可能是2008年最好的长篇小说”有噱头之嫌,但《年表》的确称得上一部有分量有诚意的优秀作品。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刁斗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读刁斗的《我哥刁北年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刁斗:看重生命看重写作 |
下一篇文章: 我哥刁北年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