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纸船 >> 正文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濠河中学 韩嘉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散文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含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诗。
二、作者简介   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一九○三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  祷告(  )     嗅(  )   衍(  )       摩(  )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祷告:

    沐浴:
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给予指导   1、自由朗读。   2、听课文示范朗读磁带,注意对朗读技巧的把握。   3、个别学生读。   4、学生评价。   5、朗读指导: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读得轻松活泼,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⑵ 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如果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⑶ 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⑷ 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总之,现代诗歌的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它具有很浓的表演性,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五、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1、请谈谈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⑴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⑵ 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⑶ 诗歌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 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1、谈谈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⑴ 写了孩子的三次嬉戏。    ⑵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我”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我”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我”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⑶ 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爱。

  2、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因为妈妈找到孩子,非常着急。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呈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是责怪的口吻,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中国人喜欢把儿童比喻成花朵,印度人也一样。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板书设计】
六、迁移拓展   1、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注意体会其内在思想感情。   2、阅读泰戈尔的另外一首散文诗《审判官》,注意理解其主要内容。 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恐怕你就会知道。     他是如何的可爱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3、学生谈感受。   4、以孟郊诗《游子吟》作结。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纸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金色花》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金色花》《纸船》综合能力测试题
    《诗两首》课文写作特色
    《金色花》课堂实录
    《诗两首》课标解读
    《诗两首》课文导读
    《诗两首》课文简析
    《诗两首》学法导引
    《诗两首》重难点突破
    《诗两首》教法建议
    《诗两首》课文结构分析
    《诗两首》教学建议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诗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诗两首》典题例析
    《诗两首》学法指导
    《诗两首》电子教材
    《诗两首》整体把握
    《诗两首》问题研究
    《诗两首》字词综合运用
    《诗两首》教学案例
    《纸船》教学实录及评点
    爱与美的安琪儿──泰戈尔散文诗《金…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我们面对一个海
    《纸船──寄母亲》赏析
    《金色花》的两重解读
    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
    走近泰戈尔,走进大语文──《金色花…
    《诗两首》问题研究
    《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诗两首》练习说明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感念亲恩──《纸船》教学案例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金色花》课堂实录
    《诗两首》课文鉴赏──感人至深的亲…
    《诗两首》语法修辞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实录
    解脱
    玩具
    第一次的茉莉花
    同情
    赠品
    纸船
    《飞鸟集》(十章)
    《金色花》教学设计
    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
    《金色花》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朵白蔷薇
    母亲的爱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说课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诗两首》课时训练
    我的歌
    《金色花》“花开四步”教学方案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纸船》教学设计
    《纸船》教学设计
    《纸船》四步教学方案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纸船
    《诗两首》教学设计
    信誓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基础知识训练
    《诗两首》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诗两首》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
    《诗两首》同步达纲练习
    往事·七
    两首诗相似的特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