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纸船 >> 正文

 

感念亲恩──《纸船》教学案例

感念亲恩   ──《纸船》教学案例   四川省江津市大中学 余继宏     【教学设想】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的学生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却浑然不觉,不觉得母亲为了他们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甚至掉了多少泪,觉得的只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却不知去为母亲擦一把汗,倒一杯茶,甚至洗一回脚。

  针对这种现象,我设想以冰心的《纸船》为依托,上一堂洋溢着母爱温情的课,激发学生去感受母爱,体验母爱,调动出内心深处对母亲的那份依恋,同时回味反思自己如何来回报母亲,热爱母亲。

  所以这堂课重点不在对诗歌语言、结构的机械分析,而在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并且不拘泥于诗歌本身,让学生把目光投注于自身,投注于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去感悟,去体验,去反思。而在教学方法上,则不拘一格,听,读,说,写,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亲情,来体味母爱。为了更好的营造氛围,选择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和黄家驹的《真的爱你》二首歌曲在合适的时候插入教学过程,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影像资料、MP3歌曲、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CAI 播放音乐《真的爱你》)   师: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必须远离母亲独自去生活时,你们会想妈妈吗?如果想妈妈了,你会怎么办?

  师: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她大学毕业以后,荣幸地获得了美国的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为了完成学业,她离开了心爱的家乡,远离了疼爱她的父母,独自背上行囊登上了远赴大洋彼岸的邮轮。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难以遏制对祖国和母亲的思念,于是写下了一首诗──《纸船──寄母亲》。你们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吗?(学生齐答:冰心)

  师:你们了解冰心吗?这是我们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到她的作品。她从小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呵护让她对爱有了独特的理解,于是,母爱、自然美就成了她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我一起走进冰心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凝听那来自太平洋上的声音。(CAI 播放课文朗诵录音)


二、品读诗歌   师: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你想说什么?(学生用“从诗中,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说出自己听完诗的感受)

  师:是啊,这优美的朗读让我也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太平洋上,耳边回荡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女儿对母亲深情的呼唤。那么,你们认为怎样的朗读才能把诗歌的意境完美的展现出来呢?

  (学生总结朗读要求)

  师:那就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用你的声音来感动你身边的朋友!(CAI 播放诗歌背景音乐,学生自由朗诵)

  师:我想,如果远在天堂的冰心奶奶能够听到你们这们这深情的朗诵的话,她也会被你们所感动的。那么,有同学愿意用你的声音感动我们大家吗?(抽生读诗中最感动的小节),有没有同学在诗的朗读节奏、语速或感情的处理上不一样的地方?(中间请喜欢这一小节诗的同学一起来读)

  师:让我们全班同学再次用声音感动我们自己,好吗?(学生伴着音乐齐读全诗)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朗读让我想起了清代吴乔普的一句话“思,若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一首优美的诗歌如同一杯陈年的美酒,醇香而浓郁。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三、感悟诗歌   师:我记得我的学生在第一次读完这首诗歌的时候,向我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时隔82年,许多问题我们已经不能向冰心奶奶当面求证,但我想只要用心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这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其中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分组讨论)

  1、为什么诗人要选择纸船作为题目?如果是你,你会以什么为题?

  2、从诗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3、诗中的“纸船”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寄托这种感情?

  4、这种借事物来寄托感情的方法叫什么?你还知道古诗中有哪些诗句用过这种方法?


四、小结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你会发现这样的诗句很多很多。虽然历史早已经历几十个世纪的风雨,而唯一不变的只是人间的真情。年仅23岁的冰心,把她对祖国和母亲的爱与思念折在一只轻盈的纸船里,这只纸船越过茫茫的太平洋海面,带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痕迹,叩击着我们每一个异乡游子的心灵。


五、拓展延伸   师:也许,每天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的你们还不曾体会过背井离乡、远离至亲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但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不会忘记:当我们咿呀学语时,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搀扶着我们的第一双手是妈妈的手。而当你们在每年生日时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为你们准备的一切时,你们又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懂得感念亲恩,而我们这些自称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又该怎样去报答我们的父母呢?学完这首诗,相信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愧疚,这十多年来,有多少同学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过一声“谢谢”,并不是我们不懂得爱,只是我们不曾表达,今天,让我们借着这个机会,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句从来不曾说过的心里话(学生说“对爸爸妈妈的心里话”)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令我们感动的瞬间,除了为我们日夜操劳的父母,还有哪些人或物也曾让你深深感动过。也许我们不能向每一个人亲口说一声“谢谢”,那就拿起我们的笔,仿照《纸船》中的最后一个小节,倾诉你的感动吧!


六、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束温柔的烛光。

  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余老师用爱与思念为你点亮的,

  咫尺天涯,求它带着我的祝福与牵挂陪伴你们闪亮的人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纸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感念亲恩──《纸船》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金色花》《纸船》综合能力测试题
    《诗两首》课文写作特色
    《金色花》课堂实录
    《诗两首》课标解读
    《诗两首》课文导读
    《诗两首》课文简析
    《诗两首》学法导引
    《诗两首》重难点突破
    《诗两首》教法建议
    《诗两首》课文结构分析
    《诗两首》教学建议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诗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诗两首》典题例析
    《诗两首》学法指导
    《诗两首》电子教材
    《诗两首》整体把握
    《诗两首》问题研究
    《诗两首》字词综合运用
    《诗两首》教学案例
    《纸船》教学实录及评点
    爱与美的安琪儿──泰戈尔散文诗《金…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我们面对一个海
    《纸船──寄母亲》赏析
    《金色花》的两重解读
    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
    走近泰戈尔,走进大语文──《金色花…
    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
    《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诗两首》练习说明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金色花》课堂实录
    《诗两首》课文鉴赏──感人至深的亲…
    《诗两首》语法修辞
    两首诗相似的特点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实录
    一朵白蔷薇
    第一次的茉莉花
    同情
    赠品
    纸船
    《飞鸟集》(十章)
    往事·七
    《金色花》教学设计
    纸船
    《金色花》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母亲的爱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说课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诗两首》课时训练
    信誓
    《金色花》“花开四步”教学方案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纸船》教学设计
    《纸船》教学设计
    《纸船》四步教学方案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玩具
    《诗两首》教学设计
    解脱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基础知识训练
    《诗两首》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诗两首》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
    《诗两首》同步达纲练习
    我的歌
    《诗两首》问题研究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