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两首》教学案例
|
《诗两首》教学案例 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左 雁 【教学设计简说】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两首文质兼美的诗篇。前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富有童趣,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后者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两篇文章都以孩子的口吻抒发对母亲的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根据文章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其一,诵读诗歌,真切地感知诗歌优美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其二,揣摩品味,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并尝试借助意象写诗文;其三, 披文入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为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是利用想象,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写诗抒情。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2、那么你们的父母知道你们的生日吗? 3、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举手。 2、生举手。 3、生思考。 二、学习《金色花》 1、指名诵读课文,指导朗读。 2、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用“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3、鼓励学生质疑。 4、小结 1、学生朗读、评价。 2、思考、交流。 3、学生质疑讨论。 4、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学习《纸船》 1、指名朗读。 2、教师配乐范读。 3、问: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进一步理解诗歌的主题,明确借助事物抒情的特点。 1、学生朗读、评价。 2、学生练读,赛读。 3、揣摩领悟,品味语言。 4、思考,小结。 齐读全诗。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比较一下,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 2、问:说说生活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瞬间?有没有能体现母爱的故事? 3、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__,我会______”说几句话。 4、布置作业。 1、思考、交流。 2、交流。 3、想象,表达。 不难看出,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导入、学习《金色花》、学习《纸船》及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环节。在学习每首诗的时候,又分两个层面,即先朗读感知诗歌内容,再揣摩领悟、品味语言。最后,我将两首诗融为一体,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构成了这节课的第三个层面。 板块是纬,层面是经,经纬交织,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卷。 【教学片断实录】 〖教学片断(一)〗 师:哪位同学能来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读完)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2:我觉得他在读的时候没有读出小男孩那种调皮的语气,还有妈妈生气的语气。 师:那你能有感情来给我们读一句吗? 生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师:有点意思,但是好象味道还有点不对。妈妈在孩子“失踪”一天之后,终于发现孩子又回来了,她仅仅生气吗? 生3:她还会很高兴。 师:对,又惊喜又生气,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读一下,同学们请注意小男孩和妈妈不同的语气。 (背景音乐,师朗读)(生鼓掌) 师:谢谢,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1:老师读的很好,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 生2:“孩子,你在哪里啊?”读出了妈妈的焦急。 师:下面我们再来朗读。 (生齐读) 师:这次好多了,学习诗歌一定要多读。那么,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妈妈,用“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学生思考片刻) 生1: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从“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可以看出。 生2: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孝顺的小男孩,从“我”让妈妈嗅到花香,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可以看出。 生3: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撒娇的小男孩,从“我不告诉你,妈妈。”可以看出。 师:不错,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撒娇、调皮、欢快的语气。 (生齐读) 师:还有吗? 生4: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勤劳的妈妈,,从文中“黄昏时,你拿着灯到牛棚干活”可以看出。 生5: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关爱孩子的妈妈,,从文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看出。 〖教学片断(二)〗 师:这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生1:它们都歌颂了母爱。 生2: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 师:对,《金色花》借助金色花抒发母爱,《纸船》借助纸船写母爱。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3:前一篇感觉比较活泼,后一篇感情悲哀、低沉。 师:对,感情基调不同。 生4:前一篇好像是散文,后一篇是诗歌。 生5:不对,这课题目是《诗两首》。 师:老师说明一下,《金色花》从题材上看,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它的写法同散文一样,但这种语言富有节奏,内容富有诗意。我们叫它散文诗。它和《纸船》的题材略有不同。 同学们,学了这两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大家有没有感触? 生:(齐答)有。 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有关爱我们的父母。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能体现母爱(父爱)的细节? 生1:小时候,我生病住院了,妈妈整天陪着我,喂我吃的,晚上就在我的脚边睡一会儿,很辛苦。 生2:有一次,我在公园和妈妈走散了。我很害怕,妈妈通过广播找到我时,眼睛都哭肿了。妈妈紧紧地抱住我,那时我很感动。 师:是啊,父母是天底下最关心我们的人。如果你想回报这份爱,你愿意变成什么呢?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___,我会___________”说几句话。(出示多媒体) 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会载着妈妈到世界各国去旅游。 师: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 生1:因为妈妈只出过一次远门,如果我变成了一架飞机,就会带着她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周游世界。 生2:假如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会跳出最美的舞蹈,让妈妈欣赏。 师:很富诗意。 生3:假如我变成了一双手套,我会戴在妈妈的手上,让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冻疮。 师:真是个细心孝顺的孩子。 生4:我会变成一只百灵鸟,每天唱出动听的曲子,使妈妈不再烦恼,永远年轻。 …… 师:大家说得很好,都能通过想象,借助一种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刚才我们说了几句话,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把它扩展成几段话呢?把文章写具体的法宝还是想象。比如想象你变成百灵鸟后,你看到母亲在做什么,听到百灵鸟的歌声,母亲会怎样,然后,你又怎么变回来。明白了吗?课后,大家仿照《金色花》,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 关键词:朗读 品味 想象 联想 创造 这篇课文是我去年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参赛课。赛后,众多老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我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借鉴。 1、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诗歌教学更要重视朗读,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言的情感、节奏、体会文章语言的形式美、内涵美,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时语言表达的自然流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朗读被忽略了;有的课堂上,朗读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学生齐读之后便进入文本的分析、探讨,老师对读本身缺少指导或者指导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朗读过程,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也就享受不到美读带来的愉悦。 那么,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教学中又要注意什么呢? 其一,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朗读的一般技巧有掌握重音、注意停顿、控制速度、运用语调等。在学习《纸船》时,我配乐范读,让学生在书上标明重音、停顿的地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的朗读指导,学生自由练读,赛读,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的意境,得到美的熏陶。 其二、朗读和评点必须要有效的结合,在点评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模式,将读和评相结合,先由学生点评,这既培养了良好的倾听习惯,也训练了学生辨析、评价的能力,更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老师也要抓住时机,适时给予补充、提升。 其三、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诗歌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配乐朗读能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的意境。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此外,学生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赛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品味诗歌。 其四、朗读绝不是为了读而读,可以将朗读和感知内容、理解意象、品味语言等环节结合起来。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帮助他们感知内容,理解意象。当学生引用文章某些句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又可以相机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品味语言更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如在品味《纸船》的语言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然后在四人小组间交流,读一读,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这种美感,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边读边品,在品读的过程中既理解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又锻炼了自己的朗读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读读,想想、评评、议议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截然分开。 2、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进行模仿写作。诗歌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首先,运用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逻辑识别能力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读出作者;进而将自己在生活中,在其他阅读中积累的情感体验与诗歌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读出自己;最后,引导学生在某种情景下进行抒发──表达运用。要想抒写出自己心中独特的感受,就需要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本课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几个感人细节,情感产生共鸣之后,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你想回报母亲的这份爱,可以变成什么呢?仿照《金色花》,写几句话,抒发对父母的爱。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课堂气氛活跃。 贯穿于课堂的琅琅书声和精彩的比较阅读、模仿写作环节成了这一节课的亮点。当然,语文课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板块间衔接不够自然,对于个别同学的发言没有及时做出适当的引导和总结。但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辛勤耕耘,勇于探索,终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纸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诗两首》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
下一篇文章: 《纸船》教学实录及评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