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幽径悲剧》教案


四、欣赏古藤萝之"美"
  1.由这样的文章思路可以看出,要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萝的美,而对于它的美,作者并没有一下笔就写,而是运用层层铺垫的方法,先写曲径四季之美景来为主角之美作铺垫。下面请大家欣赏1-6段,思考第一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
  --一是写幽径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1-2)。由熟悉而漠然,突出幽径之平凡,但平凡之物往往不平凡。它与一部伟大的作品联系着,于是富于了幽径悠久的历史,由下文可知,幽径藤萝之"古"就有了着落。二是写幽径四季的美景(3-6),请大家自读课文,以"幽径景色真美,美在......"的句式来赏析。(形成板书)
  --先交代"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从"山上""湖中"两方面写景物之美。可谓是"湖光山色"。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夏-秋,突出"总有翠色在目"。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充满了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和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还有翠竹助威"的一面,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2.本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写幽径之美,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衬托幽径藤萝之美)古藤萝究竟有多美?直接描写这株古藤萝的是第几段?第8段,齐读本段,以"这株古藤萝真美,美在......"的句式来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古藤萝?
  --②正面描写。"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袭入耳内"的蜜蜂声。可谓有形有味有声有色,可观、可嗅、可闻,使藤萝形象立体化地呈显在读者面前。
  总结:有外在美的古藤萝。(板书:美丽)
  3.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哪些语句描写了这株古藤萝?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一向和睦相处...无害人之意...为人间增添美丽"
  总结:可见这还是一株具有内在品质美的古藤萝(板书:和善、奉献)
  4.那么作者除了正面描写这株古藤萝外,还用了哪种方法来表现她的美
  --①侧面烘托。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有特色"。(烘云托月)
  5.那么这株古藤萝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否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原话回答。
--"是我唯一的安慰"③作者最后(9-10)指出,经过十年浩劫,只剩下了这棵藤萝了,它成了"我在悲愤、惆怅之余"的"惟一的一点安慰"。这说明这棵藤萝在我的心灵深处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为悲剧的发生蓄足了势。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古藤萝的"美",但她的美一旦被毁灭,就是悲剧的发生。下节课我们再去品味其悲剧的内涵。
六、布置作业。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味古藤萝之"悲"
  1.面对这么一株集美丽、和善、奉献于一身的古藤萝,作者对她产生了"每到春天...悲愤、惆怅之余,...不全是荆棘丛"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与特定环境是分不开的。"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一棵藤萝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即仅存的一棵,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可见"我"对它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原词回答)
  --板书:喜爱、留恋、乐之
  2.可是这样的一株古藤萝的最终命运是被毁灭了。女生集体朗诵第三部分。思考随着这样一株作为历史见证的古藤萝的毁灭,作者的情感世界起了怎样的波动?(原词)
  --震惊。11段描写了今年春天我所见到的吓人的景象:"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在风中摇曳",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抒发了作者看到这种景象后无比震惊、害怕和痛心的思想感情。
  --害怕。13、14段开头描写了从此以后,"我真有点害怕走"这条幽径。文章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景象,渲染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的心情,又具体摹状了"我隐隐约约听到"的"古藤的哭泣声"。
  --悲痛。我觉得古藤萝给季老一种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季老对它的死亡悲伤痛苦之极。(板书:一个大大的"悲"字)
  总结:14后半段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哭泣"等等,这一切笔墨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三、探究课文
  1.可见制造这次悲剧的是什么人?(愚氓)北大里也有愚氓?这愚氓具体指怎样的一种人?我们先来看看季老不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再来看愚是怎样的人。
  --季老肯定不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由14段末"在茫茫人世...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可知。季老身为一代宗师,不好功名利禄,却多愁善感,因为他会为生活中的一些小小悲剧而流泪,会体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由12段议论可知(点明她的灭亡在我心中引起的痛苦)。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可能都是为了功名与权力来到这里读书的。 其次,季老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因为只有那些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的人才会认为古藤萝算什么,砍就砍了,只有季老这样有文化的人才会知道古藤萝的价值。
  所以,愚是指那些没有文化,只知道争名夺利的人。
  2.那么什么又是伟人呢?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持什么感情?"真正的伟人们...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有着鄙视的感情。"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伟人们决不泛爱生灵,处事铁面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怀着鄙视厌弃的感情。
  3.这些愚毁灭美,伟人们也意识不到是悲剧。那么美的事物,比如这株古藤萝,我总觉得她暗示了生活中的某一种人,到底它象征哪一种人呢?(一些品德高尚的人)那这仅仅是古藤萝的悲剧吗?
  --燕园的悲剧,人类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一句话概括,这是整个生命的悲剧。 也是作者自己的悲剧。文末作者以议论的笔触,从自身的角度论述我为古藤而伤心的原因。一连用了四个"偏偏",说明像我一样能够为古藤而伤心的人,也是偶然的。所以作者的用意是,告诉人们,社会对于"愚"毁灭美丽的现象还没有引起起码的重视,呼吁社会爱美护美意识的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四、品味语言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一棵藤萝成了仅存的一棵,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2."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作者批评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3."我自己性格制造的这个十字架......永远永远地背下去。"既然"奈何"就不背了,为何还有背下去,而且"永远"?
  --这一种责任感和社会良知。表明了他将永远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他矢志不移的决心。
五、合作探究
  1.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2.总结主题: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六、情感迁移
  1.设若季老就在我们现场,同学们肯定会有一个疑惑:季老反复强调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而我们在作者简介中已经知道他是一位大师级人物,是北大的教授,那么他为什么还说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呢?集诵"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的两段,从文中找答案。
  --反讽,自嘲。讽刺了愚昧无知、争名夺利的人。他们不懂得珍爱自然、珍爱生命,更不懂得美,缺少人文精神。 如果季老在文章中所指的"伟人"只是个争名争利于世的人,那么季羡林先生就确实是个没有出息的人,而且他也只愿做个没有出息的人。
  2.列举我们身边的"悲剧"。
七、教师寄语
  "愚灭美"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还普遍存在着,但我们作有知识有素养的新一代青年,绝不能卷入这一潭污水之中,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维护美,要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八、布置作业
  完成《与课堂同行》《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一(1-6):幽径美景
二(7-10):幽径藤萝之美
三(11-16):藤萝之悲剧 "悲"--"愚灭美"
★教学反思
看到鲁迅关于悲剧和喜剧的定义,现摘录如下: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爱情,生命......把这些东西毁灭了,让人感到震惊,心灵得到净化,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喜剧: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明白了季老的责任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答案不言自明。还是看看季老怎么说的吧。
  (投影)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另外,我还想谈一点:千万不要空谈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补实际。我认为,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迁移拓展:
  课文表面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而实际上还是整个生命的悲剧,我们再来读读两位作家的文字,以帮助大家理解全文,请大家集体朗诵:
  1、"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弥尔顿
  ( 这个谁,包括一棵小,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小鸟,一片绿叶......)
  2、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任何一株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一个人村庄》
  3、教师寄语: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贻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拯救自然环境,实际是拯救人类自己!
  
  
  写作特色:
  1、主要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写。
  2、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如何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
  ①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淳的抒发相结合
  ②悲剧是美的毁灭。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仅具有外在美,还有内在美,藤萝愈美,她的悲剧也就愈突出。
  ③悲剧是把美毁灭给人看,文章也着力描写了藤萝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当藤萝的根干已被砍断之时,不知真相的藤萝花朵"还在绿叶从一中微笑",更使欲哭无泪。
  ④美被什么所毁灭,也关系到悲剧的性质及强烈与否。美丽的藤萝"一旦毁于愚氓之手",这种愚灭美的现象,十分可悲,也十分发人深思。
  ⑤悲剧的气氛因渲染而更为强烈,文章一方面写"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一方面反复抒发"我"的痛苦,就是对悲剧气氛的反复渲染,就是对被毁者的挽歌,对毁美者的遣责。
  3、语言精练、纯粹,通俗则又雅致。
  
  
  两点:一是藤萝很美,但又不仅是美,而且具有真善美。二是文章矛头所指,既是十年浩劫,又不仅是十年浩劫,而是指今年(1992年),作者痛心的是"毁于愚"之手,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幽径悲剧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幽径悲剧》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