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指导读句(第二小节)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品读句段,体会苇苇之前因为贪玩,作业马马虎虎。(板书:马马虎虎)
l 写字多笔少画。
l 算术常常会忘记“进位、退位”,忘记小数点。
l 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涂改改,皱巴巴的。
5、 串读。
说明:这两部分多种方式的读,一则可积累相关的句式,二则通过前后作业的差异体会苇苇前后的巨大变化,为后文难点突破作铺垫。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
1、 出示句子。引读: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那是因为——,却又是最好的礼物,那是因为礼物中包含着——孩子真诚的心。(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
(1) 理解:纯真
(2) 思考:为什么说苇苇的礼物中包含着孩子纯真的情感。
说明:纯真的理解由字典中的解释逐步过渡到结合文本理解。
2、 想象说话:
苇苇下定决心要送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给老师——那就是他的作业本。
要做数学作业啦。苇苇想: 。于是,他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再誊写到作业本上去。
今天的语文作业是 ,苇苇想: 。于是,苇苇 。
哎呀! 。苇苇 。
(1) 学生交流
(2) 师:就这样,苇苇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完成着一次又一次作业,当老师拿到这特殊的新年礼物时,会想些什么呢?试着用上一两句话写一写。“新年的那天,老师打开苇苇的作业本……”
说明: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苇苇这一人物有进一步的理解。苇苇作业的前后判若两人,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利用这一部分空白处进行想象说话,不仅仅是语言训练的需要,更是深层解读文本所不可缺的。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苇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呢?通过这一语言训练唤起学生对苇苇进步的认同感,体会这一礼物与苇苇而言是一种挑战,充满着他对老师的真诚,是孩子美好心灵,纯真情感的体现。
3、 难怪课文结尾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出示: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略)
关 于 说 课
一、教材分析
《新年的礼物》讲述了一个孩子用自己的进步当作新年礼物送给老师的感人故事。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之前因贪玩作业马马虎虎而成绩不够理想的聪明苇苇,与后文新年到来之际奋起直追,埋头认真学习的苇苇作对比,体会其想要以完成老师的期望——写好字和要求她认真做作业,作为礼物送给老师的纯真心愿。文章情节简单,段式工整,条理清晰,贴近学生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仍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不可偏废。一般可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反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逐步由扶到放。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交流的答案,梳理方法,帮助学生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在教学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本课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及课后提示,分为三大板块的内容:一是字词积累与辨析;二是词语的理解;三是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解决。一般状况下,大部分学生易掌握的只需集中检查反馈,毋需花费更多教学时间,而对那些有难度的则可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逐个击破。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生字“苇、皱、督、噢、誊”等5个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督促、秘密、纯真”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若干。
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生字“苇、皱、督、噢、誊”等5个生字,“苇、皱”字形结构简单,学生易掌握,“奥”之前业已出现,都不是难点;“督”的上半部分极易写成“叔”;“誊”易和“誉”混淆,所以需重点辨析。
“督促、秘密、纯真”等词语的理解可放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反馈,并在反馈中及时归纳方法,肯定学生个性理解的正确性与独特性,注重学生的过程习得。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知道苇苇送给老师的特殊新年礼物是——作业本,积累相应的语段。联系上下文理解“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等句子的含义。
“读中学,品中悟”是必要的,读是有目的的读,非泛泛而读。读通、读顺、读准是重点,但都不是难点。读懂既是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读懂的意义是宽泛的,决不仅限于对内容的复现,更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或带有个体行为地解读。就小学阶段而言,可能是低层次的,甚至是默会的,内隐的。这种理解往往贴近与学生的生活或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师如何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切实可行的语言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解“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这样一句看似矛盾的句子以及“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这样的双关语时,如何就课本中上下文的勾连,生活场景中类似情景的迁移,使学生运用自身语言解读文本语言,为本课的最大难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