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换了地方来上课,把大家请到主席台上来,底下还有很多老师听课,大家看,老师们都用眼睛盯着我们,你们感到兴奋不兴奋? 生:(齐)兴奋。 师:高兴不高兴? 生:(齐)高兴! 师:害怕不害怕? 生:(齐)不害怕! 师:真的吗? 生:(齐)真的。 师:再说一次我看看你们是不是不害怕。 生:(齐)不害怕。 师:比我强,我就很害怕。(众笑)你们听我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有点颤抖? 生:(齐)有。(众笑) 师:真的,老师们都笑话我了。心跳得很厉害,你来摸摸我的心跳。(让一学生用手摸心跳)跳得厉害吗? 生:厉害。 师:真的吗? 生:真的。 师:既然是真的,你怎么能从我的右胸摸到心跳呢?(众笑)人的心脏在哪边呀? 生:(齐)左边。 师:可能是我比较特殊。(众笑)是不是觉得上当了? 生:是。 师:不是上当,而是和你开个玩笑。好了坐下。我刚才听贾老师说你们上课很活跃,很爱动脑子,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这样吗? 生:(齐)是。 师:这种自信,我非常欣赏,现在我要提出全课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不管你会不会回答,敢尝试的举手。这位同学举手最快,你来回答,我们今天学的课题是什么? 生: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这个问题难不难? 生:(齐)不难。 师:我说最难是想看你们敢不敢举手,结果吓着你们了? 生:(齐)没有。 师:好,看我写字,(板书“伯父”)谁知道伯父是什么?你管谁叫伯父?可能和这里的方言不一样,我换个方法问你,你管父亲的哥哥叫什么?(一学生回答用的是方言)。
师:明白了伯父的意思是什么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 这篇课文说的伯父是谁? 生:(齐)鲁讯先生。 师: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个先生?(板书“鲁迅先生”) 生:这是对他的尊敬。 师:是对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板书“我”)她是谁? 生:她是作者周晔。 师:周晔是谁? 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非常正确。所以这篇课文的标题就是什么呀?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把文题写完整),作者这么尊称他,不但是他的侄女称他先生,全中国所有正直的人都称他先生,毛主席也这么称呼他。鲁迅,你们认识吗? 生:(齐)不认识。 师:哪里人? 生:(齐)绍兴。 师:啊,是你们浙江人!那就再把课题读得自豪些。 生:(齐读课题)。 师:我没有从你们脸上看出得意之色,再读一次。(生重读)鲁迅先生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你们怀念他吗?那么再读这个课题表现出对他的怀念(生齐读)。 师:非常好,语调显然变化了。我提一些问题让你们来回答我。就读这个课题来回答。会不会?生:(齐)会。 师:那么我问,谁的伯父是鲁迅先生?读课题回答。 生:(齐)周晔的伯父.. 师:我让你们读课题来回答我,是要你们用语调的变化作答案。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气突出“我的”) 师:我的什么人是鲁迅先生?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气突出“伯父”) 师:我的伯父是谁呀? 生:(齐)读课题。(语气突出“鲁迅先生”) 师:非常好,语感非常强。好了,大家读过课文没有? 生:(齐)读过。 师:还想读吗? 生:(齐)想。 师:这两堂课我们什么都不干,就是读书,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好,打开书。怎么读呢?我问大家,你们上课是喜欢严肃点还是活泼点? 生:(齐)活泼。 师:喜欢拘束点还是自由点? 生:(齐)自由。 师:我让你们自由点,敢接受吗?
生:(齐)敢。 师:下面读课文,你想怎么读都可以,默读,朗读,一个人读,几个人读都可以。也可以拿着椅子去找你的朋友读,敢吗? 生:(齐)敢。 师:那么现在开始自由读(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好了,先读到这里,大家坐在原地不动,把书扣过来,我看你读过之后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这回我不提问题了,是向你们请教。我在备课的时候读了这篇文章,读了半天不知道这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齐)能。 师:谁来告诉我? 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师:写了那么的事怎么就成了写人的了? 生: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 师: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生:(齐)四件事。 师:第一件是什么事? 生:和我谈《水浒传》。 师:谈水浒。对我就用你这三个字。(板书“谈水浒”)这是第一件事,谁知道“水浒”是什么? 生:《水浒传》是中华四大名著之一。 师:你对里面印象最深的是谁呀? 生:武松。 师:哦,你喜欢他,他会打虎,可现在不行了,现在老虎是受保护的。课文中第二件事是什么? 生:是我和伯父谈碰壁。 师:谈碰壁,对不对? 生:(齐)对。 师:你上前来,我想让你把“谈碰壁”写上去,可第一件事已用了一个“谈”字了,再写“谈”就重复了,能不能换一个字? 生:说碰壁。 师:行不行啊? 生:(齐)行。 师:你觉得这三个字写在哪里合适就写在哪里。(此生把这三字写在“谈水浒”的下面) 师: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第三件事是什么? 生:救护车夫。 师:前面的都是三个字,你这四个字写上去就不整齐了,当然四个字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你能换成三个字吗? 生:能。救车夫。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你把它写上去,第四件事呢?不太好说。 生:关心女佣。 师:又四个字啦。“关女佣”行吗? 生:(齐)不行。(众笑) 师:“心女佣”也不行,那怎么办?在书里找,书里有。 生:见女佣。 师:见女佣?他召见她?好像不太合适。书上有一个字挺好。 生:劝女佣。 师:对,写上去(学生板书)。这个女佣叫什么? 生:(齐)阿三。 师:我写“劝阿三”行不行? 生:不行。 师:怎么不行?阿三就是女佣,女佣不是就叫阿三吗? 生:如果写阿三的话,是他只关心阿三,如果写女佣话,那他是关心所有的女佣。 师:鲁迅挨门挨户去各家劝女佣是吗?(众笑)或者是他家雇了好几个女佣。你这道理还不能说服我。我可以告诉大家,写“劝阿三”肯定不如写“劝女佣”,但是为什么呢? 生:写“阿三”并不代表她的身份,但写“女佣”说明她的身份比较低*,但鲁迅照样关心她。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但是他有一个词用得不太合适。 生:低*。 师:你家里有女佣没有? 生:没有。 师:以后要是有的话千万别把人家看得低*了。不过现在也不叫“女佣”了,叫保姆,不常在的叫钟点工,是帮助服务的,而不是佣人了。写“阿三”,你们读了文章知道她是女佣,没读的人不知道她是什么人。要是写了“劝女佣”呢?别人就会感觉不一样了,鲁迅连家里的女佣都很关心,更不要说别人了。这四件事出来了,课文就写了这四件事? 生:(齐)不是。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追悼会。 师:写了追悼会没有? 生:(齐)写了。 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追悼会开始了,第一项、第二项..写的是追悼会吗?课文一开始那段写的是追悼会呢还是写她的心情?(生思考)想一想,没弄懂,举手人不多,再看看。 生:是写她的心情和想法。 师: 对,她的心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她是一种对鲁迅先生的尊敬。 师:怀念他吗? 生:(齐)怀念。 师:这种怀念深刻不深刻? 生:(齐)深刻。 师:我不用“深刻”,你们能换一个词吗?什么样的怀念?(板书“深( )怀念”) 生:深切怀念。
师:哎呀!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哪个“切”? 生(齐):“亲切”的“切”。 师:“亲切”的“切”。好的谢谢。(板书“切”)这篇课文在格式上还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没有? 生:有。 师:你讲的你说(对刚才说话的学生)。 生:自然空格。 师:自然空格?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众笑)哪篇文章都是这样。 生:自然空行。 师:是隔行分段是不是呀?全文一共四个空行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齐)五部分。 师:你们参考一下黑板,这五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能看出来吗?(生思考有生举手) 生:第一部分写的是伯父去世时我的心情,然后写我回忆伯父去世前的各种事情,后面是一部分。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说得很好,一开始写他的深切怀念,由于他的这种怀念,使他想起了鲁迅先生生前的这些事,是不是这么一个关系呀? 生:(齐)是。 师:哎呀,大家真会读书!这样一来这篇课文的整体内容你们心里有数了吧? 生:有数了。 这时板书样式为: 深切怀念 谈水浒 说碰壁 救车夫 劝女佣 师:好了,把书再扣下,大家讨论非常顺利;同学们很聪明,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搞明白了。课文那么长,全文的内容都在心里面了。 生:是。 师:下面我们得仔细地学。你光掌握这个大意是不行的,还得好好地学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为什么那么多人痛哭流涕去怀念他,追悼他。为什么他生前的这些事情周晔都历历在目。这都是有道理的。所以下面呢,我还是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读什么呢?一边读一边想,在思考之余,你看看悟出了什么道理来,里面肯定讲了一些道理。这篇课文很感人,你受到没有受到什么感动。你看到鲁迅先生这样作人,这样做事,你受到什么启发没有。这篇文章哪里有疑难之处,有问题解决不了。(板书“悟出、道理、受到感动、得到启发、感到兴趣、提出疑难”)都要通过这次读书把它解决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五点你有哪一点收获,你就把它记下来,在旁边加上批注,圈点勾画。读完之后,我就不讲了,你自己说,向大家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一会儿我再说汇报的方法,现在你们就这么学。还可以像刚才那样自由地读,自由地找人研究。开始。 (学生开始自由读文、研究) 师:(插话)课文这么长,要抓住你认为值得细读的地方来研究。汇报时不一定要说全文,只要说哪一段哪一部分就行。 师:好了,先停下。我知道你们还没学完,但这堂课的时间到了,咱们先休息一下。刚才我看了一下,同学们学习的形式有好几种,都不错,有小组的,其中一个同学扮老师,其他同学汇报。有别的小组是分别朗读。有的是受到感动了不说受感动,而是用感情朗读读出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代替汇报,说明你受到了感动。好了,我们先下课。
推荐理由:
这个教学过程,完成了对课文两方面的整体认知。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知,一是对文章结构的整体认知。在讲课一开始,引导学生对课文高度概括地从整体上来认识,是从整体入手来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从这个教学实例中还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整体认知的同时,特别注意度学生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表达训练。教师非常注意听取和指导学生发言,注意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