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今天的课堂上,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片段,感受颇多。
一、在情境中阅读:课堂上,于老师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理解语言。如:教学“谈《水浒传》”这个故事时,老师扮演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演作者周晔。在反复读中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伯父这样说比打我骂我还难受。”教学“谈‘碰壁’”时,师生再次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问扮演其他客人的观众同学:“你们笑什么?”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整节课,大多数时间是在读书,比如:在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对话,于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再点拨道:“要体会说话人的语气,边读边思考。”学生再读。然后指名读。而后,在表演对话的环节中,又一次让学生自己练读、师生表演读等。感觉于老师就是在领着学生读来读去,可是就是在这看似平淡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就解决了。
三、读写自然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读完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于老师这样问:“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周晔的作文加上什么眉批?”在学生发完言之后,他说:“这一节读好了,今后你肯定会写细致。”在学完人物对话后,于老师说:“我们也要掌握好写对话,要会写对话,怎么才能会写?多读就行了。”
瞧,于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看似平常,但如春风化雨般,课文怎么那样自然地就理解透了呢?读写结合怎么那样活泼地就被接受了呢?这就是名师,这就是一节朴实却让我反复琢磨、回味、叹服的语文课。
有感于于永正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明天就要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翻开课本,查找有关的教学资料。突然找到一篇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实录,仔细拜读,受益匪浅,使我对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一、于老师抓住“我”失去伯父的沉痛心情,读完一个故事,就加一次温,一咏三叹,实在精妙!
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伯父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可是,现在,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大家现在的理解比刚才会更深刻了。学生齐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2、讲完“碰壁”,于老师导语:”他就是这样同敌人作斗争。多么富有斗争精神,他的语言是多么幽默、风趣!可是伯父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你们体会得比刚才更深刻。学生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3、学完“救助车夫”这部分后,于老师导语:“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对黑暗的旧社会十分憎恨,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位对下一代特别慈祥的伯父,逝世了。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那时他才56岁。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见不到他的慈祥的面容了,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同学们,请你们再一次读这一段话,用你们的心去体会。学生读“我呆呆地望着......”
二、巧妙地对话,平等地交流
师:“哪一点不像呢?……”把这两句话再读一读。(全班同学读)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周晔同学作文的这两句话,你会怎么批?再读一读,也可以圈画。写批语,有什么看法,写一句话也成。
周晔:动作描写很生动,很形象。
生:写得真好,把伯父说话的动作写出来了。
生:她顾及人物的动作表情。
生:观察很认真仔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跟前面没多大关系,可以删掉。
师:可以删掉?将来你如果当语文老师,你学生的作文肯定很简练,一个废字都没有;如果你们(指前面几位同学)当语文老师,你学生的作文肯定很具体,都是好样的!
于老师成功地组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进行有目的的对话。这种对话,教师不设条条框框,不强加于人,而着力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在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体验,尊重学生,极力保护学生稚嫩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读写结合,加强巩固。
师:今天,通过读书,我们把课文读懂了,而且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的方法。(突然发现似的说)还有一个词没弄懂:“饱经风霜”没弄懂。不过,书读到这个份上,我想同学们对这个“饱经风霜”应该懂了吧?懂的举手。(许多同学举手)
我相信不要讲也会懂。但是,我还是不完全相信,究竟懂到什么程度?我要考查一下,我想了一个办法,叫你们写一段话怎么样?如果这段话写得好,就证明你们对“饱经风霜”真的懂了。三轮车夫的脸是“饱经风霜”的,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旧社会里,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甚至包括头发。我给大家开个头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请用这句话开头,展开想象,你认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来写一写。但是这段话里面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通过你的具体的描写,告诉大家,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写完,上讲台念。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双脚光着,手上的皱纹很多,但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三条抬头纹,眼角也有三条皱纹,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他的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耳朵冻得通红。我想,他拉车也不只一两天了。
师:好的,这就叫“饱经风霜”。好,课上到这,把这段话抄在你的小作文本上。
看似“突然想到”,实则精心安排,真是一箭双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