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门。从此,“一文钱”名扬苏州,生意日隆。
一文钱,一文钱。小小一文钱,两个世俗的徽州商人就可以做出这许多文章来。那个时代徽州人的舞文弄墨、娱乐性情、精巧绝思,都可见一斑。用今天的话语来说,无非“创新”二字。
这种创新的品格,同样深刻地反映在徽州学术上: 朱熹的义理之学,革了前世辞章之学的命;戴震痛斥“以理杀人”,又革了同乡先贤朱熹的命;胡适留洋回来,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学,又革了旧文学的命。他鼓吹“全盘西化”,又把手术刀对准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暗疮。
(三)
在徽州人眼中,读书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徽歙之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从商,实在是中原贵胄后裔的徽州人无奈的选择。他们骨子深处的,还是怀念他们当日在中原时候的优雅,自然而然地推崇“学而优则仕”。因此,他们的生意做得越大,事业越成功,他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分裂和无奈就更加剧烈。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希冀他们实现父辈的理想,光耀门楣。因此,他们如此关注子弟的文化教育,用在外辛苦挣来的钱财,回乡延聘名师,修缮书院,兴办义学,让同乡同族的子弟接受朴素的“义务教育”。 即便考不中功名,徽州商人对子弟在文化和教育上的重视,也使得作为一个群体的徽州商人拥有了一个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徽商的“贾而好儒”、“亦贾亦儒”不是虚言。反过来,沾了些“文”气的徽州商人,在生意场上,就很自觉地摒弃恶俗的“铜臭味”。超越了大款、暴发户心态的徽州商人,在生意场上,就有了更多一分的自信和豁达。
徽州贫瘠的土地,也使得那个时代的徽州人除了从商,往往还将科举作为改变他们命运的另一种方式。同时,徽州商人崇儒的风气,又极大影响了徽州普通民众的心态和诉求。 他们发愤苦读,为自己、为家族博一个功名。在徽州,秀才是不起眼的,举人也不足提。只有殿试录取的进士,才上得了牌坊这个光荣榜,立在村头世世代代受族人瞻仰。有清一代,就在十户之村的琅琅书声中,徽州府出了十八个状元,排在苏州府之后位居全国第二。但是若论县计的话,休宁县从南宋到清朝,着着实实出了十九个状元,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状元县”! 徽州人介绍自己故乡的时候,会自豪地提起:这里是朱子的故乡,是戴东原的故乡,是詹天佑的故乡,是胡适之、陶行知的故乡------
同样在西递,在履福堂,我们读到这样的对联: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四)
明清时候同样是商品经济的重镇,同样是文献之邦,但苏州可以有唐伯虎这样的风流才子,绍兴可以出徐文长这样的狷介之士。但如果做个假设,把这两位才子放到徽州,则是世人不敢想象的了。 徽州人的性格里面,很少有剑走偏锋般极端的成分。虽然说如此这般,似乎便是符合了“中庸”的要求,但这样一来,便使得徽州极少出真正的文学家。恕我愚昧,印象中似乎徽州就没有出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文学走到高处,走到极至,就是要揭示人生的矛盾、冲突和无奈的,尽管它给人以深深的悲剧意识,但它揭示的那种无奈和断裂感,其实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人生阿!在这个世界上,青年人饱含理想,但又无时无处不身处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割裂和冲突之中。这就是真实的人生,这就是真实的美,无奈的美。文学就是用种种方式揭示这种美,这种人生中悲剧的美,它的顶点便是以叛逆的形式出现。 虽然都崇尚文化,但徽州人的文化信仰深处,大大的写着一个“礼”字。“礼”的影子中,文字是要讲“文以载道”的。所以,这样的“浩然之气”之下,是驳斥佛老的,是决计不会叛逆人生的。我这里这样讲,并没有任何褒贬的心态,只是客观的将这个事实摆出来。
徽州是程朱阙里。朱熹是孔子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他的出生地和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在福建,但他籍贯是徽州婺源,他一直愿意说自己是徽州人,也曾三次不远千里回到徽州来扫墓、省亲、讲学。今天我们翻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话,还可以看见他的落款:“新安朱熹”。 以大小二程子、朱子为骄傲的徽州人很自然地服膺他们的学说。休宁茗洲地方的《吴氏家典》中写道: “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恃,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
今天徽歙土地上存留的一座座的贞节牌坊,以往被反封建的斗士抨击宋明理学“以理杀人”而现身说法;现在则被发现了它的旅游价值,据说还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我想,正如今天没有必要扬弃对历史上“新安烈女多”的丑陋现象的批判,来高声歌颂徽州妇女的节烈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而忽视了传统中的精华。 我想,程朱理学里面“存天理,灭人欲”对世俗的普通人而言,太难了。人生毕竟是很精彩的,普通人毕竟要过生活。但,同样是程朱理学,它倡导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理智信,任何时候都不会错,不会过时。尽管徽州程朱理学传统中有糟粕的遗存,但其中更多的仍然是礼,是做人的规矩,是“诚信”。这一点,在现代化中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
对胡适先生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我想,这多是在学术和政治层面。但在胡适先生对待朋友、对待弟子、对待素昧平生的人之热诚这点上,多没有异见。胡适先生很清楚地将“贵有疑”在为学和为人之间作了明确的分野: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陈独秀先生这样铮铮铁骨之人可以成为他的挚友;徐志摩这样的风流倜傥之士尊他为“胡大哥”;他“不苟且”的教诲,罗尔纲先生五十年后仍感慨适之师“煦煦春阳的师教”;他热情地称台北街头那个热心民主政治的引车卖浆者为他的“小朋友”,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畅谈――― 一代代年轻人,都喜欢胡适。我想,并不全是因为他自由主义的主张。适之先生人格魅力所在,更多的是他的老实、他对人的热诚、他招牌的微笑和“以天下人为友”的胸怀。 我想,这点上,他是师法徽州先人的。徽州后人,也要师法适之先生。
(五)
进取、创新、崇儒、知礼,这是徽州人的品格。前两个特点,是徽州人“放眼看世界”的一面,是他们探索新知识,开拓新事业的一面;后两个特点,是徽州人珍视传统、珍视殄域的一面,是他们和乡土徽州丝丝相连的一面。这两个方面,一动一静:一端连着变革,一端牵着传统;一端强烈地要越出大山窥探外面世界的精彩,一端却又同散发着青草味、泥土味的乡土徽州唇齿相依。 他们性格的这两端,尽管动的一端怀着一种极大的冲动去吮吸外头新知识、新思想的甘霖,但在静的另一端的gravity作用之下,他们对新知识、新思想的吸纳,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徽州本土的传统学风为参照系,有选择地吸收其中同他们传统性格发展脉络相吻合的新知识、新范式。他们在外头的思想世界中闯荡了一圈,最终仍是要在那静的一端的gravity作用下,回归徽州乡土。 就像胡适先生,外人不了解的,以为他就是提倡自由主义和“全盘西化”,其实他同样也讲“整理国故”,强调“中国的文艺复兴”。甚至看他一生的学术活动,都始终逃脱不了徽州乡土学术传统的藩篱: 新文化运动,他提倡白话文。文字学、语言学,属于旧学的小学功夫,清代徽州朴学的主流。 他喜欢考据,考《红楼梦》,考《水经注》,仍然是徽州朴学的考据之学。或许,其中所强调的“拿证据来”,同现代“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仍然是有许多神似之处。 他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讲究“一点一滴做起”,实质上仍然是徽州朴学“不苟且”的精神。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正在行进中的现代化中的问题种种,到头来仍然要“礼失求诸野”。 西谚有云:ever ancient, ever new。永远的古老,永远的新颖。徽州性格的动静两端,也是如此,用中国古语言之,就是:与古为新,推陈出新。
这其中,徽州女人是伟大的,她们是代代徽州人在外闯世界最美丽的精神家园,她们是代代徽州人最好的家庭教师。她们的贤淑和慈爱给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