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传奇人物杨度所作,全文洋洋洒洒两千字。历史虽已翻过一百年,但文中杨度所表达出的天下兴亡之责舍我其谁,为国为民之事身先士卒的精神与气度依然有着强烈的穿透力和现实感。此文可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相媲美。
杨度简介: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王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淋漓尽致。杨度参与公车上书,后来又支持袁世凯称帝,洪宪王朝崩溃后,转而帮助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到晚年竟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重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种种错综尖锐的矛盾。
象他这样的人,当是政敌很多。但是杨度一生,无论政见如何变化,都坚持救国的信念。他与孙中山的主张开始是对立的,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对手,但是杨度并不以政见分弛而恶意贬低孙中山,而是对孙充满着崇敬之情。有一段话大概可以表明杨当时的心态与胸怀。
“吾主张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期在后日,无相妨也。”
这是杨与孙在当时的约定。两人虽然道路走得不同,但是目标并无大异,都是为了“国事”,而在这种大目标的影响下,虽然两人是政敌,但是又可称为“同志”。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可以看出杨度的度量。还有,杨度与黄兴的政治主张也是很不相同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有一联可以作证。黄兴逝世后,杨度作联:
“公谊不妨私,平生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挽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从古困英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