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湖南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
|
探寻湖南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 张 粲 江南名楼岳阳楼往东70公里的张谷英古村──一个由张姓子孙聚族而居的神秘大宅院,由一个祖先发展起源,历经25代,形成一个现居人口2600多人的农家古村,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堪称典范古朴的民风民俗,跨越了上下六百年完好保存至今,这本身就是一个谜。人们在领略古村风貌的同时,也可见识这里的楹联文化。 当地人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幅,表示一番新气象。次日,他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 相传老祖宗张谷英为明指挥史,于明初从江西而来,写对联的风俗在便这里一直盛行不衰。不信你看,全村人逢年过节,喜庆乔迁,婚嫁寿诞,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对联,并且是自己撰联自己书写。这时若是给主人家送幅对联,必定挂在堂屋的正中的抢眼位置,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村里200多个厅堂大门到处都挂有醒目的对联,走进去,就象进入了一个对联的迷宫。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 这两幅分别是当大门和一个厅堂的楹联,不仅是大屋里对联的代表作,还一联道出了大家族的家风,即“勤耕苦读”和“孝友家风”。孝敬长辈,邻里友好,也是这个家族能够具有五六百年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精神财富。 别看村里人个个都是农民出身,可泥脚杆子写对联,挑牛粪者是“秀才”,在这里一点也不稀奇,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刚出校门的学生,村里大部分人能吟诗作对。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对联故事。 清乾隆年间,有个盐运使在出差岳阳时,听说张谷英村老少皆善对联,便有心去印证一下。他听到古宅传出朗朗读书声,便进宅首先向私塾先生挑战:“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此联是顶针格,续对难度大。没想到老先生哈哈一笑,朗声答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盐运使又出联句,指定一个愣头愣脑的孩子应对: 执短笔,写长文,居高位,做大官,管南管北 这孩子见那盐运使一脸神气,就来了二愣子脾气,气嘟嘟地对道: 穿红袍,骑黑马,瞪青眼,说白话,不东不西 盐运使听了此句,脸上变成了猪肝色,但又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确实对得好。 民国时期,岳阳县县长黎自格来张谷英村公干,闲暇中与谷英公第18代孙张渥潜以对联消遣。黎出上联:“月圆。”张暗自思量,若对个“风清”什么的,未免太俗套,于是对了个“风扁”。黎大笑:风怎么是扁的?张从容反问:风若不扁,怎么能从门缝里钻进来? 黎自格又出联:“凤鸣。”张渥潜有心再作弄他一回,口出奇语:“牛舞。”黎更加大笑不止:“自古以来只有燕舞、雀舞、凤舞,牛哪能舞?”张胸有成竹地说:“这是有典可查的。诗经云:百兽齐舞。牛不是百兽之一吗?” 两人哈哈大笑。自此,黎自格每回来村,必定要张渥潜作陪。 张谷英的第20代孙、村内老秀才彦兮爹,是多年的私塾教师,又兼通中医。在附近的金鸡洞教书时,当地老中医桂三爹在酒席上用对联试探他的功底。一碗红枣上桌,桂三爹顺口出了上联:“一碗山红枣。”红枣是一味中药,彦兮爹知道这老中医是要他也用中药名续下联。他沉思了一下,随即回答:“六味地黄丸。” 桂三爹又出联:“消暑最宜淡竹叶。” 彦三爹再应对:“伤寒当用小柴胡。” “马齿觅。”“鸡冠花。” “青蛤藤。”“黄牛木。” 这时,彦兮爹开始反守为攻: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此联不仅嵌入了中药金银花,还用了三个数字,要对上很不容易。但桂三爹也是对联高手,不一会就对上了: “梧桐籽大,每服五六十丸。” 也是药名和数字齐全。 自此,二老对中药联的故事就远远传开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古宅被发现并开始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在市里任职的谷英公第19代传人张治雄为刚修复的牌坊撰了一联:“古建壮奇观,先祖辛劳留胜迹;民风称典范,后人努力续新篇。”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既体现了继承之美,又拓展了创新之意。 一村民俗一馆精英孝友弥传滋后裔 满目风情满怀意气形神俱备醉游人 悬挂于张谷英民俗文物展览馆的这副长联,形象地概括了包括楹联文化在内的张谷英村的风貌风情,令人对这古村更加如痴如醉,遐思不止…… 一位80岁的老人家,精神矍铄,出门只带一支毛笔,有人邀请,一副对联随手拈来。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桑麻琐事,都是撰联的题材。目前这样的老人村里有20多位。 随着参观旅游者的纷至沓来,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古村闻名天下。老人喜撰堂联:“地袭人名,天下古村第一;时彰祖德,荧屏广播轰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春联表现得尤为隆重。200多个厅堂大门、600多户人家一夜之间贴上红对联,成为古屋的一大亮点。过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元宵节,宰年猪、打滋粑、磨豆腐,一派热闹喜庆气氛。腊月三十过大年,祭祀祖先,吃过团圆饭,孩子们就举着长辈们亲自制作的大红灯笼,挨家挨户辞年,道声恭贺新年的祝福,主人家则端出上好的糖果,塞进孩子们的腰包,平增了节日的气氛。晚上全家大小围坐火塘,堆柴火旺,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直守岁至拂晓。 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电波传到村里后,2002年春节,一位老人的撰联被醒目地张贴在当大门:“举国高歌三个代表,普天同庆九州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古村人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目前张谷英村出了大中专学生300多人,教授多位,还有留学英美的博士。该村一位医科大学生撰联于自家堂屋:“祖留胜迹,功德齐今古;国赐祯祥,治学贵中西。”自豪、爱国之情跃然联上。 走进张谷英村,就象站在历史和现代两种时空的交替之间,让人更相信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探寻湖南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骚体对联 |
下一篇文章: 虚字入联有情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