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Q >> 奇妙的对联 >> 正文

 

对联的产生发展与民俗

对联的产生发展与民俗   刘益民       欲考察对联与民俗的关系,必先从对联的产生说起。

  对联到底产生于何时?以往,联界公认春联起源于先民们用以驱鬼避邪的“桃符”。而第一副春联则是五代时蜀主孟昶所题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近见许多史料的发掘,却改写了这个历史。将对联之出,提前到了南北朝。至少提前到唐代,是令人心服口服的。兹录几则如下: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此联为南朝梁人刘孝绰罢官后,题写于门的。事载近人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记》。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腑肺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颠   此联是唐人林嵩在未及第时,悬挂于居室的中堂联。事见福建《福鼎县志》。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此两联为唐人陈蓬所题的居室联。事见福建《霞浦县志》。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
寿禄延长

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此三联据现存英国的《敦煌遗书》斯坦因○六一○卷考证,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联后注有“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年)八月五日写了投二舅”之语。显见为春联底稿无疑。

  何以在唐代产生对联,当然有其社会原因。其最为重要的,便是唐初曾有贞观之治,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诗书又成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因之,在文人墨客间,又形成了浓厚的对答之风,相互以对句形式题赠、酬答者,屡见不鲜。这种特定的民俗,就给对联之破土出苗,提供了沃土。

  对句与律诗中之联句相比,有其诸多长处。一是字数不定,可为三言、四言、八言、九言,亦可为长短句。跳出了五、七言的窠臼;二是用词比较自由,可使作者高度发挥形象思维及想象力;三是词句更加锤炼,易于展现作者之文学技巧;四是内容更加集中,意境更为悠远;五是更加贴近生活,极具实用价值。因之,小巧玲珑之对句的出现,为将其书写张贴奠定了基础,着实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大进步。

  由此,我们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民俗孕育了对联,催使其诞生,并成了气候,从而渐次发展了起来。

  如前所述,说对联形成于唐代,是个保守的界定。无论如何,后经蜀主孟昶之亲写春联,明太祖朱元璋之大力提倡,明清以降,对联便从文人手中解放出来,进入寻常百姓人家。于是便有了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园林联、寺庙联、居室联、题赠联等名堂。在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使民俗活动更具强烈的色彩,使其气氛更加浓烈。有的喜庆、有的哀伤、有的神秘、有的豪放,其韵味各具特色,可谓异彩纷呈。毫不夸张地说,对联已成了民俗文化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这样,便有了梁章钜《楹联丛话》一类著述出现。从而折射出了对联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这从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东周列国志》、《红楼梦》等,广泛引用对联,便可窥其一斑。

  对联确实是我国文学艺术园地的一枝奇葩。它不仅可供吟颂,可供观赏品味,而且以不同的字体写出,又是极好的书法作品。如春联、喜联用红纸书写、挽联用素色纸书写,堂联以宣纸书写,所创造出的气氛,给人们的感受,就大相径庭。这样,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一格,说它是“国粹”亦毫不过分。时至今日,对联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联发展史上,堪称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由此可见,对联产生于民俗,依赖民俗而发展起来,又反过来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采。这便是对联与民俗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繁荣对联,即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伟大事业了。但愿联界同仁,各尽其力。来装点祖国万紫千红的春天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对联的产生发展与民俗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趣联拾贝
    对联成因浅探
    《奇妙的对联》教学建议
    《奇妙的对联》有关资料
    《奇妙的对联》探究资料
    《奇妙的对联》活动指导
    高考对联题析
    “奇妙的对联”探究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
    对联的地位和作用
    对联的节奏与风格
    写对联方法归纳
    对联文化寻根
    春联集锦
    对联资料
    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对联的格律
    探究对联的历史渊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形象塑造
    对联的用字技巧
    对联创作六原则
    对联的创作形式
    声蒙启律·下
    对联的作用和影响
    对联的用典
    联讽吴省钦
    对联简史
    对联术语
    对联平仄的宽严
    楹联诗意美探略
    与下棋有关的对联
    揣摩绝对
    名联集萃
    《药联》
    加减对联巧逆转
    《奇妙的对联》编写意图
    声蒙启律·上
    《千古名联》简介
    春联漫谈
    “对联年龄”有新说
    名联
    《名联谈趣》摘录
    对联的节奏与风格
    对联简说
    蒲松龄名联赏析
    古代寺庙趣联欣赏
    古今妙联赏析
    天下第一长联
    《奇妙的对联》电子教材
    对联的主题提炼
    让“奇妙的对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联的艺术技巧
    春联作法
    琐谈回文对联
    耐人寻味的隐字联
    名人蒋士铨的对联故事
    夜读偶拾:一副劝学名联
    集句隐字趣联
    也谈对联
    对联典故初探
    别具一格的同旁联
    “谐”趣横生自挽联
    有趣的嵌名联
    《名胜楹联集锦》简介
    名联颂名家
    妙裁诗词入楹联
    咏月对联拾趣
    “对”而不“联”不是对联
    对联平仄规律正变例说
    增字减字变新联
    诗钟·对联·无情对
    从初唐灵泉寺联质疑谈对联溯源
    从文史价值看对联
    朱元璋出联索对趣闻
    妙联话家教
    骚体对联
    妙趣横生的“隐字联”
    关于对联起源的一些思考
    探寻湖南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
    虚字入联有情趣
    记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一副对联六个典故
    妙趣横生的人名对
    《古今对联丛谈》简介
    《过目难忘对联》简介
    《名联谈趣》简介
    《名趣联欣赏与评点》简介
    郑板桥论作文的对联
    《奇联妙对》简介
    妙趣横生的数字联
    《中国对联艺术》简介
    《中国名联辞典》简介
    《中国楹联大典》编者的话
    对联的叠字手法
    《奇妙的对联》学习建议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杂谈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角
    茶联寻味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