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井》教学设计
|
《古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井是》是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全文细致的描写了“我”老家一口古井的水,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课文的作者运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故乡的一口古井以及有关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从读入手细细品悟,引发思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重难点解析: 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密切联系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透彻的理解它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古井》这篇课文,古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总结: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今天继续去感受古井对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生命的源泉、陶冶品格 (设计理念: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 二、细读思考,感悟无私。 1、默读思考: 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 (1)从课文哪几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画出相关语句。 (2)体会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学生默读思考。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文章的内涵所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三、集体交流,体会无私。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几个板块。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吱悠吱悠”“乡间小曲”“湿漉”“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等词句分析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表明了古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2)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眼前浮现人们到古井取水时的画面,进行口头描述。 (3)人们到古井取水,每天迎着晨光,踏着暮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古井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什么精神?(无私奉献) (4)指导感情朗读。 2.探究三至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见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挑,那个帮提”“不肯接受报酬”等词句,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进行理解体会。) (2)乡亲们具有什么精神?(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3)古井和乡亲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是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乡亲们,乡亲们的精神是古井精神的再现,也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理解“陶冶”一词。) (4)“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中的“他们”指的是哪些人? (“他们”不光指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乡亲们,也包括那两位老人。因为从“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可以看出他是个老革命,曾经打过仗,负过伤,是革命的功臣。凭着这一点可以向党、向人民提出要求:让自己惟一的女儿留在身边工作,照顾自己。可老两口没有这样做,他们也是受到了古井精神的陶冶。) (5)分角色朗读老两口和乡亲们的话。 (设计理念: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古井的作用、体会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再读重点段,升华无私。 1、齐读最后一段。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1)情境说话:乡亲们懂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改为感叹号读。把“他们”改成“我们”在读这段话。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设计理念:以“井”来启迪“人”,这“人”不仅包括“我”和乡亲们,还包括文章的读者,即全体师生。进一步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自悟“古井”懂得无私 用心体会这是一口怎样的古井,并填空。 这是一口( )的古井。 这是一口( )的古井。 这是一口( )的古井。 这是一口( )的古井。
[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古井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井》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古井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 |
|
|
|